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学案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走进生活 目标导航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思考 材料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提示 材料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力量。(难点)
3.通过自主学习,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解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重点、难点)
4.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团结统一: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
①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②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
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勤劳勇敢
①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
②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4)自强不息: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的特点和主题
(1)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2)主题: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判断
(1)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
提示 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自强不息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
提示 错误。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3)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
提示 错误。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2.思考: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作用,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提示 不同意。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但不是决定力量,不具有决定作用。
探究点一 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探究导引
中国传统家风家教与民族精神同本同源、一脉相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以家庭为细胞的代代传承中得到弘扬与升华。基于“家国天下”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家风家教极为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传统家风家教往往都会训导子弟要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岳飞从军抗金之前,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诸如此类的爱国教育故事不一而足、千古流传。传统家风家教劝导子弟立志勤学、锤炼意志,成贤能之才,家风家教典籍中弘志勉学的文字也是比比皆是。“家和万事兴”的古训影响甚远。
(1)中国传统家风家教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
(2)举例说明,中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