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12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实录 粤教版必修1.docx

发布:2025-01-08约2.6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12我与地坛(节选)教学实录粤教版必修1

一、教学背景

授课内容:《我与地坛(节选)》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版本:粤教版必修1

本节课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沉怀念和对生命的顽强追求。同时,结合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升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我与地坛(节选)》中的精彩语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感悟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这篇散文,使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欣赏《我与地坛(节选)》的文学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度,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节选)》的写作特色,如细腻的情感表达、象征手法的运用等。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地坛”作为象征,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与生命感悟的关系,使学生理解散文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和对生命的顽强态度,如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母亲的心是深不可测的深渊”,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情感深度。

2.教学难点

-把握象征手法的内涵: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并把握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例如,地坛、落叶等元素象征着什么,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象征元素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

-深刻理解作者情感:难点之二是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如作者在描述母亲时,用词克制而深沉,学生可能难以体会这种细腻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情感共鸣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文本细读与深度解读:难点之三是对文本的细读与深度解读。例如,文中的某些含蓄语句,如“她不知道,她不可能知道,世上的事情不可能都像她希望的那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品味,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色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我与地坛(节选)》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本中的关键段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对文本的理解。

-情境体验法:通过模拟地坛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

2.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使用PPT展示文本中的重要内容和相关图片,增强视觉效果。

-录音播放:播放史铁生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5分钟)

内容:以一段关于地坛的短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地坛的历史氛围和自然环境。随后提问:“如果你们身处这样一个地方,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为理解文本中的情感打下基础。

2.新知探索(20分钟)

内容: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我与地坛(节选)》的文本,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和情感变化,如“她不知道,她不可能知道,世上的事情不可能都像她希望的那样”。

-然后,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手法,如地坛、落叶等元素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最后,讨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细节,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互动体验(15分钟)

内容: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文本中的一个段落进行细读,分析段落中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每组准备一个简短的分享,介绍自己的分析成果,其他组成员可进行提问或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比较不同段落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整体文本的贡献。

-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强调文本中的核心情感和思想。

4.实践应用(5分钟)

内容:

-教师布置一个小作文任务,要求学生以“我的家园”为题,借鉴《我与地坛(节选)》的写作手法,描写自己心中的家园,表达对家园的深厚情感。

-学生在课后完成作文,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学反思:在本次课中,学生对《我与地坛(节选)》的情感理解和象征手法的把握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深入分析文本细节和情感表达方面仍有不足。部分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欣赏能力尚未完全激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

2.教学改进: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增加文本细读环节,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挖掘文本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