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习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时通(人教版).docx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时通(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时通(人教版)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内容列举:
1.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2.我国主要农业区的自然特征
3.不同自然特征下的农业发展策略
4.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规律
5.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
6.结合习题进行知识巩固与运用,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地理环境与农业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2.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通过探讨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习题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
-学生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概况有了初步了解,包括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和农业类型。
-学生已经接触过地图的阅读和解析,能够理解地理信息。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表现出浓厚兴趣,喜欢探索实际问题。
-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地理现象。
-学生中有的喜欢通过图表和数据来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策略时,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难以形成深刻认识。
-部分学生在面对抽象概念和空间分布规律时,可能感到困惑和难以把握。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收集相关地区的卫星图像、农业分布图、气候类型图等,并准备相应的视频资料,如农业耕作场景、气候变化影响等。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白板和彩色粉笔,用于展示图像和文字信息。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并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谁能告诉我这些要素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生:气候、地形、土壤等要素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的布局。
二、探究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1.师:很好。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农业发展。
2.生:打开教材,翻到第八章第一节。
3.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思考以下问题:
-地理环境中的哪些因素对农业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
4.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5.师: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答案。
6.生:回答问题,如气候、地形、土壤等。
7.师:总结同学们的答案,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要素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案例分析
1.师: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如何影响农业发展。
2.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我国南方和北方农业的差异。
3.生:观看视频,观察并记录关键信息。
4.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的“我国主要农业区的自然特征”,分析南方和北方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
5.生:阅读教材,分析并讨论。
6.师:请几位同学汇报你们的分析结果。
7.生:汇报分析结果。
8.师:总结同学们的分析,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特征差异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不同特点。
四、探讨农业发展策略
1.师:了解了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不同自然特征下的农业发展策略。
2.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不同自然特征下的农业发展策略”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针对不同自然特征,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农业发展策略?
-这些策略是如何适应地理环境的?
3.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4.师: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你们的思考。
5.生:小组讨论,分享思考。
6.师:请几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成果。
7.生:汇报讨论成果。
8.师:总结同学们的讨论,不同自然特征下的农业发展策略需要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来制定。
五、知识巩固与运用
1.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些习题,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2.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中的填空题和选择题。
3.生:完成习题。
4.师: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答案。
5.生:分享答案。
6.师:针对同学们的答案,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个选项的正确性。
7.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简答题和论述题,思考如何结合自然特征来制定农业发展策略。
8.生:完成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