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第二章--会计处理方法.ppt

发布:2018-08-26约1.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实现 会计核算过程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进行会计核算 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 确认 经济业务 (交易或事项) 会计 计量 会计 记录 会计 报告 一、会计确认 (一)会计确认的概念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二)会计确认的类型:初次确认与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是指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 原始经济信息的载体——原始凭证 初次确认的过程——经济数据能否转化为会计信息,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筛选过程。 初次确认的标准——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用货币计量 再次确认是指对会计核算系统输出的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进行确认,是依据管理者的需要,确认账簿资料中的哪些内容应列入财务报表,或是在财务报表中应揭示多少财务资料和何种财务资料。 再次确认的标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三)会计确认标准 1.可定义性——可以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将其具体确认为某一会计要素 2.可计量性——能以货币计量 3.经济信息的可靠性——如实、完整反映交易、事项 4.经济信息的相关性——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有用性) 二、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 (一)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未经确认,就不能进行计量;没有计量,确认就失去意义。 (二)会计计量单位——计量尺度的量度单位 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为辅。 货币——名义货币、实际购买力货币。 指以本国货币面值为计量基础不考虑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计量单位。 对名义货币单位的调整或变换形式,是按照一定时点的实际货币购买力换算后的计量单位,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计量尺度保持在相同的计量基础上。是以购买力不变或者相等的货币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 (三)会计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三、会计记录——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与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报表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