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塑胶模具设计与基础知识.ppt

发布:2018-03-13约3.94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塑膠模具設計 與 制造基礎知識 課程內容 一塑膠模具設計步驟 1. 接受任务书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生产产量。 2. 分析產品結构成型機台選用 分析工艺任务书所供的產品圖技朮要求,確認模具 结构类型等。 根据注塑机的相關參數,初步估計模具大小尺寸 3. 確認模具主要結构 型腔的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冷却方式確定 确定主要成型零件,结构件的结构形式 考虑模具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4.绘制模具图 A. 绘制总装结构图 內容:a.模具成型部分结构 b.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 c.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d.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位置。 e.标注型腔高度尺寸(根据需要)及模具总体尺 寸。 f.辅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g.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并且填写明细表。 h.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A.绘制总装结构图 技术要求 :a.对于模具某些系统的性能要求。例如对顶出系 统、滑块抽芯结构的装配要求。 b.对模具装配工艺的要求。例如模具装配后分型面 的贴合面的间隙应不大于0.05mm模具上、下面 的平行度要求,并指出由装配决定的尺寸和对该 尺寸的要求。 c.模具使用,装拆方法。 d.防氧化处理、模具编号、刻字、标记、油封、 保管等要求。 e.有关试模及检验方面的要求 B.绘制零件图 由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为:先内后外,先复 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 a.图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缩放,视图选择合理,布置得当 使加工易看懂、便于装配,图形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 图形要清晰. b.标注尺寸要求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 序:先标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标注配合尺寸, 然后标注全部尺寸。 c表面粗糙度。 d.其它内容:例如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 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 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 C.校對、審图 校对的内容: a. 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 合塑件图纸的要求。 b.塑料制件方面 塑料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口,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 塑料制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图案设计有无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选 用是否正确。 c.成型设备方面 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够不够,模具的安装、脱模有无问题,注射机的喷嘴与哓口套是否正确地接触。 d.模具结构方面 ●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需要,开模后是否能保证 制件留在有顶出装置的模具一边 ●脱模方式是否正确,推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适 ●模温调节方面,冷却介质的流动线路位置,大小,数量是否合适 ●制件侧凹的脱模机构是否恰当,例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 块与推杆是否相互干扰 ●浇注、排气系统的位置,大小是否恰当 e.校核加工性能 所有零件的结构、视图画法、尺寸标注等是否有利于加工 5.试模及修模 6.整理资料进行归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