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基础知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白酒基本知识
一、白酒分类和主要工艺
1、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1)、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
大曲酒 :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小曲酒 :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麸曲酒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混曲法白酒: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其它糖化剂法白酒: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酒。
2)、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
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串香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勾兑白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3)、液态发酵法白酒:
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2、按酒的香型分(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
酱香型:
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因源于茅台酒工艺,故又称茅香型。
这种酒,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当然,酱香不等于酱油的香味,从成分上分析,酱香酒的各种芳香物质含量都较高,而且种类多,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
这种香味又分前香和后香。茅台酒是这类香型的楷模。根据国内研究资料和 仪器分析测定,它的香气中含有100多种微量化学成分。启瓶时,首先闻到幽雅而细腻的芬芳,这就是前香;继而细闻,又闻到酱 香,且夹带着烘炒的甜香,饮后空杯仍有一股香兰素和玫瑰花的 幽雅芳香,而且5—7天不会消失,美誉为空杯香,这就是后香。前香后香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卓然而绝。
浓香型
浓香型白酒,香味浓郁,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所以又 叫“泸香型”。这种香型的白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净的特点。
它的主体香源成分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泸州窖酒的己酸乙酯比清香型酒高几十倍,比酱香型白酒高十倍左右。另外还含丙三醇,使酒绵甜甘冽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双沟今世缘典藏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清香型白酒
清香型白酒芬芳的清香,甘润爽口,是一种传统的老白干风格,以山西杏花村的汾酒为代表,所以又叫“汾香型”。
其特点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余味爽净。它的主要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从含酯量看,它比浓香型、酱香型都要低,而且突出了乙酸乙酯,但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协调。除此以外,宝丰酒、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代表,贵州生产清香型白酒的厂家不多。
米香型白酒
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其特点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它的主体香味成分是β-苯乙醇和乳酸乙酯。在桂林三花酒中,这种成分每百毫升高达3克,具有 玫瑰的幽雅芳香,是食用玫瑰香精的原料。从脂的含量看,米香型酒中,仅有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基本上不含其它酯类。这是米香型白酒的特点之一。全州湘山酒也属这种香型。
3、按酒度的高低分
高度白酒
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艺,行业一般认为酒度41度以下的为低度白酒。
1、为什么有的白酒喝了后会上头,口干、头痛的感觉会很明显?
白酒喝后上头、口干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由酒中的醛类、甲醇、杂醇油等物质及酸酯比例不协调等因素引起的。杂醇油进入人体后分解很慢,含量过高的时候,人喝酒易上头。
白酒中的醛类
醛类有香味,低级醛还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乙醛是酒中辛辣之源,含量不宜过高。过量,则使白酒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用这种酒后会引起头晕。经常饮用含游离状态的乙醛的酒,饮后嗓子发干,这是因为乙醛在体内积蓄,迫使末梢血管扩张,引起脸部血液的涨涌,并使中枢血管收缩,从而加速心跳,血压升高,使人头晕、涨痛,这是白酒饮后上头的重要原因之一。丙烯醛俗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