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演示课件-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人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化学常用计量 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物质的量浓度与w、S 的相互关系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c = (ρ的单位为g/cm3)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换算 c = (ρ的单位为g/cm3) 3.标准状况下V L(摩尔质量为M g/mol)的气体完 全溶于V L水(密度为1 g/cm3)中,所得溶液密 度为ρ(g/cm3): c =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解析 本题由n= =c·V 进行计算:B项, =1∶1, =14∶1;C项, 由n=c ·V,V未知,故n无法求知。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 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 量比等于14∶1 C.0.5 mol/L的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 占的体积为11.2 L 考点一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B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 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 L·mol-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三个关系”: (1)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 (2)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 (3)“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特别提醒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七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即时巩固1 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离子完全沉淀; 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 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 ) A. B. C. D. 2- 4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解析 由于产生c mol NH3,则必定有NH c mol,使SO 完全沉淀需Ba2+ b mol,因此SO 有b mol。根据电荷守恒:2c(SO )=c(NH )+3c(Al3+),则3c(Al3+)=(2× ) mol/L c(Al3+)= mol/L + 4 2- 4 2- 4 答案 C 考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例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