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跟踪:源网荷储协同构建,电力系统加速转型.docx
其他:开普云、朗新集团、远光软件、威胜信息、智洋创新、恒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度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正文目录
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多环节齐发力 4
新型储能全面布局:赋能绿色能源 13
投资建议 17
风险提示 18
图表目录
图表1202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4
图表22023年全国发电量 4
图表3碳捕集技术 5
图表4CO2的应用 5
图表5部分省市煤电行业相关政策 6
图表6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工程(截至2020年) 6
图表7±350kV1000MW鲁西柔直工程换流阀 7
图表8武汉1000千伏变电站航拍 7
图表9部分配电网相关政策 8
图表10虚拟电厂示意图 9
图表11虚拟电厂运行示意图 10
图表12部分并网相关政策 11
图表132017-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及社会占比 11
图表142019-2024E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 11
图表15中国数据中心基础建设成本占比情况 12
图表16中国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占比情况 12
图表17智能微电网示意图 13
图表182022-2024H1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14
图表192024H1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的技术路线占比情况 14
图表20部分共享储能相关政策 14
图表21江苏省容量最大的独立共享储能项目——江苏丰储电站 15
图表22双液流电池原理示意图 16
图表23车网互动系统 17
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多环节齐发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对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出部署。新形势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是长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应对好电力转型挑战的有效举措。
发电环节——能量之源
《行动方案》指出探索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煤电发展路径。以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为主任务,推动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快速爬坡等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应用零碳或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煤电技术路线,促进煤电碳排放水平大幅下降。以合理的政策、市场机制支持煤电机组优化运行方式。
《行动方案》指出推动新一代煤电标准建设。针对新一代煤电技术路线,推动开展煤电降碳效果核算标准制定。组织开展《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修编工作,重点完善新一代煤电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标准体系,更好适应电力系统清洁低碳、灵活智能的发展要求。对行业亟需的先进性指标要求,先行研究制定文件予以规范,后续在标准修编中明确。我们认为《行动方案》中对煤电的发展规划将促进具备低碳煤电技术企业的发展及智慧火电相关企业的业务。
图1202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图22023年全国发电量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研究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示的202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数据显示,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20.7?,火电装机容量为13.9亿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47.6?;根据国家统计局公示的2023年全球发电量数据显示,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36.7?,风能发电
量同比增长16.2,火电发电量为62657.4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
的66.3?。我们认为,我国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如火如荼,但煤电仍是我国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支撑电源,且目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煤电仍然是我国的发电主力,煤电的转型升级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石。
近些年来,为促进煤电改革,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发展煤电多能耦合及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发电、燃气轮机发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及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等技术及装备;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煤电、气电、风光电互补。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煤电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煤电行业稳定发展。
图3碳捕集技术 图4CO2的应用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之声,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之声,研究所
2024年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
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首批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