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名著《儒林外史》中考复习备考解读-2024年中考专题复习资料名著阅读部分(长春专版).docx

发布:2024-09-15约7.9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页

名著《儒林外史》中考复习备考解读

《儒林外史》因其丰富的文学价值、鲜明的主题思想、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使得其在中考命题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并受到出题老师的青睐。因此中考出境指数★★

链接中考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考查名著识记。周进

【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考查名著情节。范进、作者写作意图

【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讽刺手法。严监生

【2023湖南永州】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周进

【2023江苏苏州】名著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范进、严监生、胡屠户

考情分析

考点常考三类题目

①内容信息对应题②故事情节题③人物性格题

①内容信息对应题

题源:内容信息对应题

题源A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A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以上文段摘自清代著名作家_________的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其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

(2)请结合原著前后情节,概括人物A放声大哭的原因。

【答案】(1)吴敬梓儒林外史周进(2)屡试不第,六十余岁,却连秀才也没考取,触景生情。

【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根据选段所给内容“好好到贡院来耍”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可知,该内容选自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相关内容:《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因没巴结夏总甲,被辞馆失业,随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买卖。周进参观贡院,见了号板,一头撞去,不省人事。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根据文段中“撞号板”“嚎啕痛哭”满地打滚”等可以判断A为周进。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根据选段所给内容“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A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可知,周进参观贡院,见到号板,回想起自己久试不第的生平遭际,越想越伤心,一头撞去,不省人事。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根据文段中“撞号板”嚎啕痛哭”满地打滚”等可知,周进痛哭的原因在于他自己屡试不第,六十余岁,却连秀才也没考取,触景生情。

故事情节题

题源:2(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是讽刺作品常见的一种手法。请以《儒林外史》的某一情节为例,简要分析其所揭示的现实矛盾。

示例:《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病危之际因家中点着两根灯芯而迟迟不肯咽气的情节,揭示了一个守财奴临终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讽刺了当时疯狂追逐金钱的社会现象。

【答案】示例:《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这一情节,胡屠户一巴掌治好了范进的疯病,众人一同回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一细节,作者写来不动声色,却细腻地描绘出科举制度下一人飞黄腾达之后,乡人亲友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唯恐逢迎不及的画面。由此,作者深刻揭露出古代读书人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的不同形貌,对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示例:《儒林外史》中说,天长才子杜慎卿过江来南京,同友人徜徉雨花台岗上,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挑粪工,委实悠闲,神态从容,自在风雅,用来对比那些一味追求功名利禄之人,讽刺了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

人物性格题

题源:2019年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