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语文版) 散文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题 题组训练(含解析).pdf

发布:2024-12-31约6.5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散文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题题组训练

一、对点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背水的日子(节选)

桃花

怀念背水的日子。

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

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沿上常年绿树葱郁。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

飘香。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犹如天际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安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背水,要早晨去。那时,井边好吵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

嬉闹着。只有舀水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

井里晃晃悠悠。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

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1.文章第一段格外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总领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④引起读者猛

烈的阅读爱好。

解析对此类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它

和标题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点题作用?它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是总领全文,是引出下文,

还是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它对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有何作用?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作

用是什么?依据这些逐项对比,不难概括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白玉盅

林清玄

在全部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亮,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

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凉爽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

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

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

和“苦瓜”做一结合,的确是一个惊人的灵感。

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比白菜更

近于玉的质地。

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

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

生命流淌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

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不管苦瓜有多么秀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由于老使我想起在

灶角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肯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

几株苦瓜,有时抗菽无效,常被妈妈通告苦着脸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由于家

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或许是年纪大,经受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或许

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缘由,应当是我发觉苦瓜的苦不

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

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宠爱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惯生吃”,把苦瓜切成透亮

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惊异,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

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

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儿也不苦。

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作“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味道,

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布满了秀丽的联想。

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

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选择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