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要点解析.pdf

发布:2017-08-21约1.81万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知识 1.1 力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难点 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1、力、约束、约束反 力等概念 2、物体受力分析及受 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力图的画法及步骤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 1.5 结构的计算简图及荷载分类 1.1 力的基本概念 一、力的基本概念 力: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称之为力。 1、运动效应(外效应) 力产生两种运动效应: 2、变形效应(内效应) 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点 1、力的大小 F=100N 2、力的作用点 3、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1.1 力的基本概念 二、力的分类 1.力按作用方式不同有超距力和接触力两类: 超距力 通过场起作用,工程实践中常见的超距力为重力及电磁力; 接触力通过物体间的相互接触起作用,比如物体间的压力及摩擦力等。 1.1 力的基本概念 二、力的分类 2.力按作用空间位置分有分布力和集中力: 分布力又可分为体积力和表面力; 体积力作用于物体内部的各个质点,如物体的重力; 表面力则作用于物体的表面,如压力。 真实物体上所受的力都是分布力,但当分布力作用面积很小时,例如 静止的汽车通过轮胎作用在桥面上的力,静止火车车轮作用于钢轨的力 等,为了分析计算方便,可以将分布力简化为作用于一点的合力,称为 集中力,常用单位为N ,具体例子我们将在后几章节具体讲述。 1.1 力的基本概念 二、力的分类 3、按力的性质分,有静力和动力: 静力是缓慢地施加于物体上的力,力由零逐步增大至某一确定值后不再 改变,或有变化但变化速度很慢、变化幅度很小的力。在静力作用下, 物体整体保持平衡或者物体各部分产生的相对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 动力又可分为冲击力和交变力。冲击力在很短时间内可以由零增至最大 值;交变力的大小或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的改变,多次作用在物体上。 1.1 力的基本概念 三、刚体和平衡 任何物体受力后,总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但在通常的情况下,绝大 部分构件的变形都是微小的。分析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微小的变形 对物体的外效应影响甚小,可以忽略不计,即认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大 小和形状保持不变。我们把这种在力的作用下不产生变形的物体称为刚 体,刚体是对实际物体经过科学的抽象和简化得到的一种理想模型。但 当变形对于物体分析影响很大时,就不能再把物体看成刚体,它就是变 形体。 力学中研究的运动是物体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随时间推移物体 空间位置的变动。在本教材中,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系,当物体相对于地 面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直线运动状态时,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1.1 力的基本概念 三、力系 将作用在同一物体或物体系统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根据构成力系的各力的 作用线间的关系,可以将力系分为如下几种情形。 当构成力系的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