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说课稿-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docx

发布:2025-01-18约2.9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说课稿-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世界的气候》以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如下教学思路:首先,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激发学生兴趣;接着,讲解气候的基本概念、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使学生掌握气候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能够结合地理环境特征,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使学生在掌握气候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特定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描述和评价。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如对地图的识别和简单地理现象的理解。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气候的系统学习尚浅,需要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气候特征和影响的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世界各地的气候现象充满兴趣,但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各有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不足。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气候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对气候知识的学习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手一本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图片、气候分布图、气候类型特点的PPT等。

3.多媒体资源:准备气候变化的视频资料、气候模拟软件等。

4.教室布置:设置气候类型展示区,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以学生熟悉的家乡气候为切入点,询问学生对自己家乡气候的了解,引导学生分享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季节变化等。通过学生的分享,自然过渡到气候的概念,从而导入新课《世界的气候》。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介绍气候的定义和与天气的区别,让学生明确气候是长时间内的天气平均状态。接着,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标准,包括温度和降水两大因素,并通过PPT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的特点及其分布区域。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判断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原因。同时,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气候分布图,加深对气候类型分布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候的定义、类型划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强调气候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气候知识的重视。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并撰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情况。通过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

-我国气候特点:详细讲解我国气候的多样性,包括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

-气候保护措施:介绍国际和国内在气候保护方面的行动和措施,如节能减排、碳交易、可再生能源开发等。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与气候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如《气候变化与我们》、《地球气候变迁》等,以加深对气候系统的理解。

-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纪录片,通过视觉影像了解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参与讨论:组织学生参与关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讨论活动,通过交流分享,提高对气候问题的认识和责任感。

-实地考察: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气象站、环保项目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科学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