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doc

发布:2017-02-03约1.6万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识字(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和相关图片理解词语。 3、培养收集描写秋天的词语的兴趣,热爱秋天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 1、掌握本科生字的音、形、义。 2、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了解秋天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对“层林尽染”“叠翠流金”“五谷丰登”这些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你们喜欢秋天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景色宜人的金秋时节。 2、板书课题“识字1”及成语“金秋时节”。 二、初步阅读,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不认识的字看音节,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请老师是怎样读的。 3、检查:出示音节卡片,个别读,小组读或齐读,及时纠正读音错误。 三、图文结合,理解词义 1、引导学生看图,从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词语。 2、结合图画理解:“金秋”指的是像金子一样灿烂的秋天。(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上树叶的颜色变化)理解“时节”即“季节”。 3、教师出示两幅风景图:一幅景色秀丽,另一幅狂风暴雨。让学生说说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从而理解“景色宜人”是指景色美得令人舒心、愉悦。 4、出示红色的枫林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把画面简单的说一说:这是一棵棵枫树,一片片树林都被染上了同一种色彩。这就是“层林尽染”。 5、出示一张长满黄澄澄果子的果树林画面,让学生大致理解“叠翠流金”。 6、运用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巩固这4个成语。 景色 流金 金秋 尽然 叠翠 宜人 层林 时节 7、教师出示一幅图,要求:能体现秋高气爽、山河壮美、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美景。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采用填空的方式“天 云 、大雁 ”让学用简洁的词语,试着说一说这三种景物分别是怎样的。从画面中理解“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等词语的意思。 同学们,秋季的天空是那么晴朗,它的气候又让人感觉怎样呢?齐读“秋高气爽”。 8、教师出示五谷丰登图,画面上有稻子、棉花、高粱、大豆等各种农作物。引导学生看图说一句话,结合画面理解“五谷”泛指农作物,“丰登”即“丰收”。 9、通过各种植物春天开花、秋天收获的自然规律,理解“春华秋实”,“华”即“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秋收冬藏”。 10、通过学习,请学生说说秋天在自己印象中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11、用对对子的方式指导背诵,展开评比。 四、教师小结: 以图文对照方式,指图让学生说成语。要求:多请几位同学,全班共同参与。 五、作业:《英才教程》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识字1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金秋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景色宜人 时节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教学反思: 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16个生字,其中8个生字要求会认,8个生字要求会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与带给人们的喜悦。 教学难点: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练习背诵。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准备:卡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   2、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教学准备:卡片、ppt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生答)。   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