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发现一个家族中出现下图所示的患病情况,于是该小组对该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以及该家族不同成员的基因组成进行分析。下列是小组成员甲、乙、丙、丁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甲: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4
B.乙: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为该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丙:所有的患病个体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但不能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D.丁:若Ⅰ-2、Ⅱ-3的某染色体缺失,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3.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上升
B.从光照转到黑暗,叶绿体内C3/C5的值下降
C.从间期进入分裂期后,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
D.细胞生长,随着体积增大物质交换效率上升
4.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条形的“棒眼”是由于发生了()
A.染色体重复 B.染色体缺失
C.染色体易位 D.基因突变
5.如图表示升高大气CO2浓度和干旱胁迫对大豆开花期净光合速率[CO2(μmo1/·s)]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湿润状态下,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B.干旱状态下,大豆叶片上的气孔并没有全部关闭
C.大气CO2浓度没有达到开花期大豆的CO2饱和点
D.两种环境下,CO2浓度升高后叶绿体内膜上[H]、ATP含量均下降
6.某课题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1mL,分别稀释11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1.1mm,计数室为25×16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见下图(单位:×117个/m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21℃、24h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值,可推算所用血球计数板中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为31个
B.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
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S”型增长,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
D.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1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下图是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请分析并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变为_____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2)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
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摄氏度范围内。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
(3)在________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________,再将其变为醋酸。
8.(10分)自2019年底被发现始,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迅速蔓延并已肆虐全球,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研制疫苗是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终结疫情最有力的科技武器。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