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

发布:2016-11-09约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 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 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物理变化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升华、吸附、干燥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变质、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 一定 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 一定不 伴随化学变化 空气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气体成分 体积比% 性 质 用 途 氮气 78 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电焊的保护气、食品袋中的防腐剂等 氧气 21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化学性质活泼 供给呼吸,常做氧化剂 稀有气体 0.94 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作保护气,充制霓虹灯,用于激光技术, 氦气密度小,用作填充气球 二氧化碳 0.03 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作温室气肥 其它及杂质 0.03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原理】4P+5O22P2O5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弹簧夹关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 放热;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空气是混合物,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 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装置气密性要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导管中要注满水。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空气污染物 主要来源 突出的危害 气态污染物 二氧化硫 含硫燃料的燃烧 引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酸雨、破坏地面设施 氮氧化物 汽车、飞机的尾气 造成酸雨、破坏高空臭氧层 一氧化碳 汽车尾气、含碳燃料的燃烧 破坏输氧功能 氟氯烃 空调机 破坏高空臭氧层 固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汽车尾气、建筑、生活等城市垃圾扩散 能见度降低 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定义 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