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生理特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本节课任务; 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心肌细胞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浦金野式纤维
; 包括 ; 兴奋性 (excitability)
心肌的兴奋性 :是指心肌细胞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所有的心肌细胞都具有兴奋性。
窦性心率: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来自窦房结的自动节律兴奋性,因此把这种正常的心率称为窦性心律。
;心肌兴奋性变化的主要特点:
◆有效不应期长(平均200~250ms),相当于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是骨骼肌与神经纤维的100倍和200倍。
生理意义:
不发生强直收缩,实现心脏泵血功能。;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指心肌比正常情况时提前发生的收缩,也称早搏,为心律不齐的表现。
产生原因:足够大的额外阈上刺激恰好落于心室
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
◆代偿间歇:因期前收缩而紧随出现的一个较长的
心室舒张期。
产生原因:正常传来的窦房结冲动又恰好落于期
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之内。
◆生理意义:防止心脏发生强直收缩,维持正常节律。;自律性
定义: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
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频率(次/分)
1.心脏的起搏点100次/分
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称窦性心律(50-90次/分 )。
;传导性
?心肌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
心肌细胞上任何一点产生的兴奋都能沿着心肌细胞膜扩布到整个细胞。因为心肌的工作细胞之间有低电阻闰盘的存在,因此细胞的局部兴奋能扩散到整个心房肌和心室肌
传导方式:局部电流。
;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心肌收缩性
(一)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
同步收缩,力量大,有利于心脏射血。
(二)不发生强直收缩
保持收缩后必有舒张的节律性活动,保
证心脏射血和充盈过程的正常进行。
(三)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细胞外液Ca2+浓度高,内流增多,收缩
力增强,反之Ca2+浓度若过低,收缩力减弱;心电图;(二)正常典型体表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 名 称 时间(S) 幅度(mV) 意 义
P波 <0.11 <0.25 两心房去极过程
QRS波 0.06~0.11 0.5~2.0 两心室去极过程
T波 0.05~0.25 >同导联主波1/10 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P-R间期 0.12~0.20 兴奋由心房→心室的时间
S-T段 0.05~0.15 心室全部去极化
Q-T间期 0.32~0.44 心室去极化+复极化的时间;心律失常: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按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率;心室颤动;课下作业;结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