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选择.doc

发布:2018-05-22约3.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选择-人力资源 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选择 陶磊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卢靓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摘要:本文系统研究了海螺公司的国内环境、市场竞争格局。 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威胁、强势、弱势等各种组合情况进行综合概括、比较。经研究明确了公司的战略选择,研究结论表明,海螺水泥必须要加强实施一体化战略,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整体资源优势,提升企业的综合比较优势,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海螺水泥 核心竞争力 一体化战略 一、引言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1997年9月1日成立以来,公司产销量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泥、熟料供应商。海螺是我国水泥行业的典型代表,很值得深入去研究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或是进行横向扩展,实现规模的扩大,或是进行纵向的扩展,进入目前经营的供应阶段或使用阶段,实现在同一产品链上的延长。一体化战略过程是企业有目的的将互相联系密切的经营活动纳入企业体系之中,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经济实体的控制和支配过程。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有关理论与方法,以一体化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我国水泥工业特点以及我国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海螺水泥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必要性和迫切性,以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二、水泥市场发展态势 1.国内环境分析 海螺水泥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投资项目。海螺水泥是1996年9月3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公司,随着经济发展,由于受到区域环境限制影响,从1997年开始,海螺集团总部迁往芜湖市,正式落户芜湖后,海螺水泥开始兼并芜湖白马山水泥厂等,进而沿长江经济带和在华东地区迅速发展,先后组建了铜陵海螺、南京海螺等几十家子公司。海螺水泥在1997年于香港成功发行H股上市,公司经过上市后的几十年的大规模发展,先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水泥公司。 2013年,我国水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3840家,较上年减少2.61%;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695.70亿元,同比增长9.77%;利润总额为765.54亿元,同比增长16.45%;产品销售利润1333.36亿元,同比增长14.68%。 2.世界水泥市场竞争格局 自90年代以来世界水泥产量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高速增长,2013年世界水泥总产量达42.85亿吨,亚洲各国及地区水泥产量合计约33.76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8.8%,其中中国水泥产量为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6%。此外,美洲和欧洲的水泥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8.5%和10.5%:大洋洲和非洲水泥合计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2.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水泥生产中心向亚洲转移,70年代中期,亚洲水泥产量只占世界水泥产量的30%,28年间占有率翻了一番还多。目前,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地区和消费地区。 综上国内、国外海螺水泥所面临的复杂环境,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才能让海螺脱颖而出,力压群雄,在世界水泥市场弱肉强食的群雄割据格局下,插上鲜艳得五星红旗,关键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值得深思。而这深思的背后,需要一个强大的战略支撑。 三、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 1.SWOT分析 SWOT 矩阵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战略选择工具,它通过将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要素与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匹配,以期扩大优势,消除或转变劣势,变机会为现实,从而得到若干种企业战略的选择方案。 从 SO、WO、ST、WT 四个方面匹配了海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方案,经过初步的筛选,最后得出以下几种主要可行的方案: 第一,采用集中战略,集中资源继续建立大型新型生产线,大规模扩大高端水泥产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大力提升高端水泥产品份额。第二,继续完善“T”型战略和“熟料工厂十粉磨站”经营模式,抓住行业重新洗牌的良机,在水泥业的激烈的行业大整合中,继续在华东、华南和中南地区提升市场份额。 全力拓展全国主要市场,准备进入国际市场。第三,积极实施纵向及横向一体化战略。通过新建、并购和联合重组等多种措施不断扩大产能规模,同时抢占石灰石矿山、水泥码头这两种核心资源,构建完整的水泥产业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选择 第一,重点布局,强化企业的优势地位。海螺水泥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在业务区域的局上,应继续选择在全国水泥消费量最大的、水泥消费比重占全国 70%左右的华东和华南及中南地区重点布局,这样布局的意义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