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提升.ppt

发布:2019-04-13约1.6万字共9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对外宣传,外推温州形象。近日,温州市委宣传部,提炼出“敢冒知进退,恋乡不恋土,自信不自满,重利不守财”的温州人精神和“敢为人先,民本和谐”的温州精神,向外宣传温州,并综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信用温州”、“品牌温州”和“国际轻工名城”,进一步提升了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环境。 3——5年内,扶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增加10家以上国家免检,引进世界500强。 1)市场准入上突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2)机制上突出,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 3)科技进步; 4)品牌建设上求突破; 5)资源配置上求突破; 6)发展环境上求突破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 (一)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误区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热衷轰动效应。 有些企业在创业阶段,大多数靠所谓的“轰动效应”来打开局面的,特别是靠广告的狂轰滥炸。史玉柱创业之初开始起步,就是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收钱的时差,利用全部家产4000元,做一个8400元的广告,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几个月后,4000元的广告投入换来了10万元的回报,再把回报变为广告,四个月后又为他赚回了100万元。 (一)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 在后来进行所谓的“三大战役”时,史玉柱亲自策划了名为“巨人在行动”的广告宣传活动,仅两天时间就耗资500万人民币,大量印制、派发宣传特刊,印数高达数千万份,巨人的广告一度家喻户晓。1997年,因70层的“巨人” 大厦二期工程拖延严重,连带生物工程及管理问题而陷入债务危机,“东方巨人”轰然倒下。 2、超速发展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我国许多企业原始积累过程基本都是一个传奇,“爱多”的发展更是一个神话。1995年,“爱多”起家时,其自有资本仅有80万元,到1998年的产值规模达到20亿,并成为国内电子视听产业的一个响当当的知名企业。 “爱多”出巨资2.1亿元夺中央电视台“标王”后,品牌知名度上升了60~80%,市场占有率在VCD行业中名列第一。当人们希望“爱多”巨龙腾飞的时候,“爱多”却陷入了危机:广告停播、股东反目、财务危机、高层人士出走、资产亟待重组…… 。 3、盲目多元化 有些企业在主业上赚了一点钱,积累一点实力,打下了一点基础,就自恃实力雄厚,开始盲目多元经营扩张,向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挺进,却没有相应的人才、资金、管理作为扩张的坚强后盾,结果搞得身败名裂、全军覆没。太阳神集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1993年太阳神的销售额达到13个亿,势头非常好,但恰好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对保健品产生怀疑,怀疑的结果是决定寻找“多角支撑点”。为此,集团下面组建了十多个项目公司,涉足的行业门类达二十几个。结果就像熊瞎子掰玉米,掰了一个丢一个,一下子送掉了太阳神3个多亿的黄金白银,公司因此元气大伤而陷入困境。 (二)理解核心竞争力的几个误区 各个企业的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为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断摸索,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告诉我们:这些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误区一:核心产品不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相当多的企业总是把企业的核心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混为一谈。 事实上,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不能以企业在某一方面暂时的优势来替代,更不能以某一个优势的产品代替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可以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的产品,进而形成自己的核心业务。但是,都不足以形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误区二:技术不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只能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 例如IBM,在它的100多年的发展史上,不乏导致企业灭亡的生存危机,而每一次它都能“侥幸”生存下来并成为当今的500强,如果一定要说技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那也要加上“不断使顾客满意”的技术才可能成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即是说在技术的后面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指导着。正如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长存,只有“民族精神”才可能使其永存不朽。 误区三:核心竞争力不同与企业一般能力 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续和发展所应具备的一般性功能,是企业的相对优势,企业的资源、知识和技术等只要具有一定优势都可以形成竞争力。如营销竞争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研发竞争能力、经营管理的竞争能力等。对企业而言,竞争力只存在程度的差别,而不存在有无的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