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基本会计核算原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利润的确认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3)利润的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5.2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1.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关系 企业的这些资产都有其来源,或是所有者投入的,或者是通过举债取得,这样企业的资产与权益就形成了平衡关系。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例]王某与张某两人于20××年1月1日合伙经营一家“南方发展公司”。其中,王某投资资金250 000元,存入该公司银行账户,投入实物商品150 000元;张某投入房屋一栋做办公和生产之用,作价500 000元。该公司除了接受上述投资以外,还向银行借入偿还期为6个月的短期借款150 000元,款项已存入公司银行账户;向伟业公司赊购原材料50 000元。 王某和张某商量后决定,将两人投资的750 000元计入实收资本,150 000元计入资本公积。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南方发展公司 20××年1月1日 单位:元 资 产 金 额 负债和所有者 权益 金 额 银行存款 400 000 短期借款 150 000 原材料 50 000 应付账款 50 000 库存商品 150 000 实收资本 750 000 固定资产 500 000 资本公积 150 000 合计 1 100 000 合计 1 100 000 2.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基本关系 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某一时期收入、费用、利润、利得和损失的等量关系,一般称为动态会计等式,它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由于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归企业的所有者,所发生的亏损由所有者承担,因此,从本质上讲,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则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资产+费用+损失=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得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亏损)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能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加或减少的事项,也称会计事项或交易。 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案例] 业务1:10日,用银行存款购买价值15 000元的材料。 业务2:12日,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50 000元,用于偿还所欠红叶商贸公司的购货款。 业务3:17日,将资本公积50 000元按法定程序转增为资本金。 业务 4:18日,向红叶商贸公司赊购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及扫描仪各一台,价值共60 000元。 业务5:19日,获得某投资人投资款30 000元,存入公司银行账户。 业务6:23日,用银行存款偿付红叶商贸公司设备赊购款 10 000元。 业务7:25日,公司因经营状况不佳,决定缩减规模,按法律程序报经批准后,以银行存款15 000元,退还王某投资款。 业务8:28日,宏达公司代南方发展公司偿还30 000元银行借款。以此作为宏达公司对南方公司的新投资。有关手续已办妥。 业务9:30日,公司决定再次缩减规模,向张某退还投资款20 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经济业务 资产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 增加、减少 (2) 增加、减少 (3) 增加、减少 (4) 增加 增加 (5) 增加 增加 (6) 减少 减少 (7) 减少 减少 (8) 减少 增加 (9) 增加 减少 静态会计要素变化的9种情况 2.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和利润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案例] 业务1:2月2日,收到大民公司购买本公司商品款20 000元,转账支票当即存入银行。 业务2:2月12日,管理部门发生水电费用3 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业务3:2月15日,公司以现金支付销售产品的运输费用1 500元。 通过以上经济业务的举例分析,说明了企业发生任何一项关于收入、费用和利润变动的经济业务,同样也不会改变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同样,利得和损失的发生也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二章 结束谢谢 2.3.1会计计量的定义和要求 会计计量,是指在一定的计量尺度下,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会计事项金额的会计记录过程。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三个重要因素。 计量单位是指以货币且以何种货币作为计量的手段,是指计量尺度的度量单位。 记账本位币——人民币 名义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 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 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