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2024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2政治制度含解析统编版.docx
PAGE
PAGE8
课时规范练32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礼记》中记载,太公望受封于齐,去世后归葬于周,世人皆称太公望“礼不忘其本”,之后的五代齐国国君皆如此。但从第六代起先,齐国国君死后葬在齐国。这种改变反映出当时()
A.社会等级秩序遭到颠覆
B.天子对地方诸侯的限制力减弱
C.政权面临严峻统治危机
D.同姓亲族间血缘关系渐渐弱化
2.(2024湖北武汉三模)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A.宗法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
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萌芽
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3.(2024辽宁辽阳三模)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后,只有具备肯定身份等级的大臣和贵族才可以当面对皇帝反馈状况、回答询问或请示皇命,即使有上奏资格的官署或官员也只能通过规定渠道呈递文书,请皇帝裁定审批。这一措施()
A.受到先秦官僚制的影响
B.旨在维护皇帝至上权威
C.规范了地方官员的行为
D.限定了呈递文书的内容
4.(2024山东威海三模)西汉文帝三年,罢太尉官由丞相兼任。景帝平定吴楚之乱,任用周亚夫为太尉,但不久就将其罢免。武帝时任田蚡为太尉,也很快将其罢免。这表明汉文帝至汉武帝时期()
A.皇权地位突出 B.官僚政治尚需完善
C.丞相权力扩大 D.太尉地位不断下降
5.(2024广东揭阳模拟)《旧唐书》记载: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此举()
A.通过减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B.强化了宰相总理财政的职能
C.显示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
D.体现了中心权力的制衡原则
6.(2024广东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元朝行省制使“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说明行省制的建立()
A.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加重了地方税收负担
D.扩大了国家疆域
7.(2024广东惠州一模)梭伦改革时期依据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限制被取消,行政官职有地域限制;至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几乎全部官职向公民开放。雅典的这些改革()
A.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
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D.增加了民众参政主动性
8.(2024辽宁大连摸底)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后来,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需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A.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B.具有民主色调
C.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D.国王出名无实
9.(2024辽宁丹东期末)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承认和敬重。这种新体制确立的意义是()
A.议会与内阁相互制约
B.权力渐渐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C.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
D.为国家民主化发展奠定基础
10.(2024山东滨州期末)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以推翻国会通过的法案,退还国会复议。如国会在规定期限(10天)届满之前休会,总统就可以把法案搁置不理,装进自己的口袋,使法案自行无效,这就是所谓的口袋推翻权。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运用这种特别的推翻方式700次以上。这一规定体现了()
A.权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B.总统实际权力大于国会
C.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
D.总统与国会冲突激化
11.(2024湖南怀化三模)下面是法国宪政之路进程示意图。据此可知,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B.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气角逐中曲折前进
12.(2024广东汕头三模)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竞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如同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曰男女平权,即曰财产均等”。对以上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政局变动增加了民众参政意识
B.是对议会斗争道路的胜利尝试
C.体现了改良与革命的方式之争
D.违反民主精神并导致军阀割据
1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依据地大体架构是:在具有战略性的大区(如晋察冀边区)建立类似省级的政权,其下建立县、乡级政权;在大区和县政权之间,视情形建立管理若干县份的“行署”或“专署”,在县之下设管理若干乡镇的“区署”。这()
A.适应了革命统一战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