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2走进经济全球化含解析统编版.docx
PAGE
PAGE6
课时规范练32走进经济全球化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期末)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批经济增速快、发展潜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80%。这些国家不仅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重要力气,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意味着()
A.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B.新兴市场国家逐步实现了联合自强,标记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C.广袤发展中国家确定多极化发展趋势,国际力气对比发生深刻变更
D.新兴市场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其次大国,连续1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第一,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在《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里,中国经济“成果单”特别亮眼,成为国际社会争相解读的热点。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②中国坚决维护多边主义,主动融入全球化
③我国与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④彰显了中国充分立足国内,发挥自身优势的中国才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假设美国2吨钢铁的平均生产时间=0.5吨羊毛的平均生产时间,而澳大利亚1吨钢铁的平均生产时间=2吨羊毛的平均生产时间。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国际市场上1吨钢铁与1吨羊毛等值的条件下,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最佳贸易选择是()
A.美国既出口钢铁,也出口羊毛,发挥肯定优势
B.澳大利亚大量出口钢铁,进口羊毛,发挥比较优势
C.美国进口羊毛,澳大利亚进口钢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D.美国、澳大利亚两国都要尽可能削减进口,保持民族经济发展
4.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非深化全面合作、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供应了重要平台。中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这有利于()
①进一步强化中非之间的联系,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②非洲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打造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③消退单边主义和贸易爱护主义,共建优势互补的中非合作关系④增加沿线国家间的互联互通,拓展更加广袤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与(“10+6”),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将涵盖的人口约占全球的一半,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32.2%,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9.1%。该协定最终签署胜利,其效果可能有()
①削减贸易摩擦,RCEP可能成为解决国际贸易冲突的主要途径②加大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主体改善生产和服务,造福消费者③推动多边贸易,促进跨国投资,有利于亚太区域贸易一体化④RCEP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在首次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的18年间,中国对非洲投资额从5亿美元跃升至350亿美元,有效推动了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带动了中国消费品、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双边贸易额由原来的100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700亿美元。进入新时代,中非关系驶入“快车道”,习近平主席提倡“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提出“五大支柱”“十大合作安排”,构建起中非合作的“四梁八柱”。这说明()
①国际投资有利于拉动国际贸易的增长②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依靠于国际投资③优势互补能有效促进双边经济的发展④资本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多个国际会展活动致贺信。贺信中高频提到“发展、中国、合作、经济、科技、创新”等词,这折射出中国()
①秉承开放共赢理念,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②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不断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③主动拓展各国根本利益,书写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的新篇章④诠释对外务实合作新内涵,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一文明确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自由等五方面为重点,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此后,新设的一批自贸区名单出炉,包括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