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使用及维护.ppt

发布:2016-08-16约3.72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黔西煤化工分析化验中心 黔西煤化工分析化验中心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知识介绍、使用及日常维护 主讲: 主要内容 1、分光光度法概述 2、分光光度计的特点和结构 3、分光光度法测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介绍 5、紫外分光光度计测样不稳定和不准确的原因 6、紫外分光光度计常见的非仪器问题 7、钨灯和氘灯的更换 8、日常维护 一、吸收光光度法概述 1、吸收光度法概念: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吸收光度法。 2、吸收光谱的分类 3、吸收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 1)吸收光度法的理论基础: 朗伯比尔定律:A=kbc, 朗伯定律是说明光的吸光度与吸收层厚度成正比;比尔定律说明光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2)朗伯比尔定律适用范围:朗伯定律对于各种有色溶液都适用,比尔定律只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用,吸光度A和浓度才成直线关系,它只适用于浓度小于0.01mol/L的稀溶液。 二、分光光度计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 a、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其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 b、灵敏度高; c、选择性好,有最大吸收波长。 d、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e、用途广泛。 2、结构 1)光源(氘灯、钨灯)→2)单色器 (光栅)→3)吸收池→4)检测器→ ↑样品 5)信号显示系统 三、分光光度法测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反应条件的选择 1)显色剂的用量; 2)溶液酸度; 3)溶液温度; 4)显色时间; 5)溶剂,比如有机溶剂常能降低有色化合物的分离度,从而提高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2、显色反应时应注意共存离子的干扰 消除办法: 1)、控制溶液酸度; 2)、加入掩蔽剂; 3)、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 4)、选择适当的波长; 5)、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6)、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 7)、利用导数光谱法、双波长等新技术。 3、参比溶液的选择 用参比溶液调节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为0,然后测定试样溶液或者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参比溶液的作用除了消除吸收池壁对入射光的放射和散射等影响外,合理选用时还可以消除其他干扰,使测得的吸光度正确反映被测物的浓度,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4、测定条件的选择 1)吸收波长;一般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处。 2)吸光度范围,一般来说,吸光度在0.2~0.8时,浓度测量的误差最小,这就是适宜的吸光度范围,解决办法:a 调节溶液浓度如减少或者增加取样量,改变稀释倍数;b 使用厚度不同的吸收池比如提高或者减少吸收池的厚度,需要重新作校正曲线; 3)狭缝宽度的选择,狭缝宽度直接影响测定的灵敏度和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狭缝宽度太大,灵敏度下降,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变窄,反之,相反。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介绍 光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辐射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如钨灯和卤钨灯,可用于可见光区;气体放电光源如如氢灯和氘灯,主要用于紫外光区。 主要部件 光源 绝大多数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使用钨灯和氘灯作为辐射光源,钨灯的波长范围在350~2500nm,主要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 氘灯的波长范围在180~460nm之间,主要用于紫外光区的光源。 如果测定波长在180~400nm之间,应选择氘灯作为辐射光源,如果波长在400nm以上应选择钨灯作为辐射光源,关闭不用的光源。 主要部件 吸收池 吸收池材质: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料可分 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 切记:玻璃比色皿不能用于紫外区! 区分方法:可用仪器实测紫外区2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 主要部件 吸收池 因比色皿的使用不当易导致数据重复性差。 原因:角度、位置变化、表面洁净度、污染程度 注意:粘接的比色皿不适合装浓硫酸、不适合用高于25瓦的超声波机清洗。 主要部件 吸收池 吸收池的污染和清洗 : 1)比色皿沾污会直接严重影响分析测试的结果!这个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分析工作中,往往不大重视比色皿的沾污问题。 2)、污染清洗方法: a、如果肉眼观察有污点,就应清除掉;可用高级擦镜纸、软的黄鼠狼毛笔等柔软的物质擦洗; b、也可用洗液清洗;常用洗液:盐酸-水-甲醇(1:3:4体积比)或者铬酸洗液,彻底清洗吸收池或者其他玻璃器皿。了解内容:铬酸洗液的配制方法:20g的K2Cr2O7,溶于40mL水中,将浓H2SO4 360mL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