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课件(二)》参考教案.doc
PAGE
PAGE4
制作课件(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省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3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在PowerPoint中运用“自选图形”绘制立体图形工具的使用,学习制作长方体体积课件。涉及到的知识及操作内容主要有:“自选图形”的使用,立体图形的绘制,“自定义动画”的设置等。
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PowerPoint相关基础知识,并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绘制,通过本课进一步使学生巩固掌握PowerPoint的各项操作。本课采用主要环节教师演示,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引导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善于动手、敢于动手、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巩固对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方法。
2、能力目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学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会在Powerpoint中进行动画设置,利用“复制—粘贴”功能制作相同物体相同的动作。
学习难点
各个正方体的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
帮助文件和制作好长方体体积课件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兴趣导入
???观看课件演示
???听老师授课: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课件,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个课件的动画过程。
???思考:要制作这样一个动画过程,需要哪些条件?
(首先要有对象:正方体,其次是设置正方体的动作)
二、用“自选图形”绘制立体图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绘制
???观看教师演示:
选定“立方体”后,在工作区内拖动鼠标,即可画出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画出一个长方体,并想一想怎么画一个正方体呢?
学生总结画正方体的方法: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
??????????????
(长方体)????????(正方体)
????学生动手试着改变正方体各个面的颜色和棱的粗细、颜色和样式。
???2、制作长方体的透视图
???数学教学中常常需要画透视图,即把各个面看成透明的,被遮挡的棱一般用虚线表示。
????选定长方体,用填充工具对图形进行“不填充”——画三条线段,分别与长、宽、高一样长,设置成虚线——最后把三条虚线平行移动到背后的顶点上。(师演示操作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透视图。
???三、长方体体积课件的动画部分
???1、制作思路
???再次观看一个个正方体组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加深印象。
???思考动画的制作思路。(设置一个正方体的动作,以它为基础,通过“复制—粘贴”得到另外的正方体。)
???学生思考或动手试着做一做,再回答。
???(“复制—粘贴”一排,形成一层;“复制—粘贴”一层,形成整个长方体)
???2、制作过程
???(1)第一个正方体的动作设置
???首先画出一个正方体,再复制出一个“正方体2”用来设置成可移动的正方体。把“正方体2”移动到右下角,点击“幻灯片放映”菜单,选“自定义动画”,出现书上图13—4对话框。由于“正方体2”才是移动对象,所以只选定它进行设置。其中“效果”选择“飞入”,飞入方式选“左上角”。“顺序和时间”暂时选择“在前一事件后”。用“预览”或用“幻灯片播放”验证所设置动画是否正确。
???(2)形成整体动画效果
???选定“正方体2”进行复制,得到“正方体3”,移动它,使它刚好接在2号正方体后面,反复多次操作,形成最下面的第一排正方体,如下图。
???老师演示这一排正方体的动画。
???(复制出来的正方体已经有相同的动画效果了。)
????再全选这一排正方体,复制出新的一排,定位后,“复制—粘贴”、移动、定位,形成一层正方体。再全选这一层,进行“复制—粘贴”……这样就可以组成整个长方体了。
???????
??????
???3、学生动手操作????????????
???完成整个动画过程后,再打开图13—4那样的对话框,看看有多少个正方体,它们的动作设置是怎样的?
四、任务
???1、完成教材中的长方体课件制作,要求击键后动画才启动。完成一排后,需要再击键一次。
???2、书上图13—6的圆柱的透视图是怎样形成的?请试一试。
五、总结
???1、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课件,请大家参与评价。
???2、学生总结制作课件的注意事项或成功经验。
讲解:
在PowerPoint中演示:屏幕左上角出现一个正方体(代表单位正方体),从左上角单位正方体不断飞出一个个相同的正方体,飞到屏幕右下方,逐步垒成一个长方体。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Pow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