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复习要点.pdf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第1页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
导言
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性质:实践性、人文性、科学性
研究方法: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价值学、信息论、文化学
第一章
唯物史观:1、人类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由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
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构成。2、人类社会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其
内部存在的两大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力。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对
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认识,必须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找原
因。
意识形态:文学和文学理论,居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领域,都是一种社会意
识形态。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辩证理解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防止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研究文学艺术的片面性。2、正确认识社会心理与文学
艺术的关系。3、深入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才能
充分尊重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更好的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艺术掌握: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其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2、努力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3、借助于特定的文
学语言。
马克思主义人论:1、从现实的人出发,是文学理论乃至一切人文科学的根本出
发点。2、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般特征。3、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
释,在其现实性意义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5、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文学的未来。
1/6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第1页
文学概论复习要点--第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文学理论主张是什么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从社会实践观点出发,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
规律来构造”的科学命题。1、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作家应继承和弘扬以莎士比
亚、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创造更多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典型人物,
反映时代发展的本质趋势,这是二人文学创作论的主要思想。2、美学的和历史
的批评标准。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统一的原则具有重要
意义,作为文学批评的原则,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缺一不
可。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典范。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思想十分丰富,包括文学理论研究的原理、原则、方法和问
题等。他们科学地总结文学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学成果,创立了马
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也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开辟
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第二章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提出: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在这点上,
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他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
的源泉。作家艺术家可以而且应当对过去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加以继承和借鉴,
但这并不能代替自己创造,也不能代替生活的源泉,因此真正的艺术家还是应该
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
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毛泽东关于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想,特
别是他提出的“六个更”即文艺“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思想,是对前人关于艺术美的理论和实
践的总结,深刻阐明了文艺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既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正确
方法,又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