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课堂实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新学期的第一课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让老师看看大家的记忆力,我们一起来背背其中的部分内容吧!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
生:齐背《走,我们去植树》
师:大家背得真不错。
师:同学们一起看黑板,这周通过大家的努力啊,我们班得到了三朵流动养成花,老师很高兴。若是下次再得一朵清卫养成花就更好了。这是老师近期的一个心愿。那你又有什么心愿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
生:我的心愿是希望周末能出去痛痛快快地玩。
生:我的心愿是希望考试能门门一百分。
生:我的心愿是爸爸妈妈能不要那么管着我。
生:我的心愿是我的学习能更棒,比得上班长。
……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板书:云雀。它也有自己的心愿?继续板书:的心愿。同学们知道它的心愿是什么吗?请大家打开书本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
生:轻声地朗读。
生: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师:找得真正确,能不能把语句说的更简洁些。
生: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生:齐说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师: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心愿呢,还源于它随妈妈的一次旅行。它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生:沙漠。相机板书
生:大河。相机板书
师:最后它们回到了哪里呀?
生:森林,它们的家。相机板书。
师: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提示,你能给课文分分段,并写写段意吗?
生:分段写段意。
师:现在让我们来交流吧。
生:我是这样分的第一段(1-4),第二段(5-10)第三段(11-13)第四段(14-15)。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和他的不同,我是这样分的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5-8)第四段(9-10)第五段(11-13),第六段(14-15)
生:我觉得他们俩都不对,我是这么认为的。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5-10)第四段(11-13)第五段(14-15)
师:你对你的分段这么有自信,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根据沙漠、大河、森林的提示,中间三段就显而易见了。第一自然段是总写,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小云雀旅行后的感想。
师:大家同意吗,和他一样分得举举手。
生:大部分同学同意。
师:大家想不想和小云雀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啊。
生:想。
师:在旅行开始之前,先要过了老师的“词语关”,看看大家的预习。
出示:讨厌 乱砍滥伐 贫瘠 冲垮 树冠
冲刷 土壤 擦 邀上 脱缰 苔藓
指名生读。相机提醒“冠”是多音字。齐读
师:你有什么在书写上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土壤”的“壤”笔画比较多,要注意横的数量。
师:要掌握生字词语,会读会写还不够,还要知道它们的词义。你在预习时又遇到不懂的词语吗?
生:“脱缰”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师:缰是什么呀?
生:拴马的绳子,在马脖子里的。
师:那脱缰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绳子断了,马乱跑了,不受控制了。
生:我不明白的是贫瘠。
师:有同学知道它的反义词吗?
生:肥沃。贫瘠的土地上什么也长不了,甚至是草。
师:词语大家掌握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走进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选择沙漠、大河、森林中的其中一段练一练。
生:四人一小组练习。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来试试。
生:说明分工、朗读。
……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云雀的心愿,下节课我们会继续探讨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教后反思】
第一课时的教学一直是自己在教学中很模糊的一块。总觉得中年级的学生通过了预习对于课文的生字词语都能有一定的理解。对课文的阅读也能到达一定的水平了。所以第一课时到底要怎么教变得很混乱。借着这一次的活动,仔仔细细揣摩了一番。
在课堂教学中基本能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安排分段时,其实原只想让学生说说段意即可,没想到自己说成了写,学生们纷纷埋头写起来,浪费了一些时间。让最后的朗读部分的时间变少了,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展示。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原本以为通过黑板上“沙漠、大河、森林”的提示,学生能够一下子正确分段,没想到学生们之间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我的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训练。朗读本来是第一课时中最出彩的部分,但是去没有很好的诠释出来。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这样的形式学生很喜欢,朗读的热情也很高。由于我对于朗读后缺少评价和了解,导致学生的朗读没有层次的提高,徒有外表。指导朗读是我今后教学要重点重视的。
《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0课《云雀的心愿》
教学目标: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