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pptx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收运安全生产管理
主讲人:黄祖葵2012年4月20日
医疗废物概况简介壹贰医疗废物收运管理办法叁医疗废物收运人员操作规程肆医疗废物焚烧作业区管理制度伍医疗废物收运事故应急预案
医疗废物概况简介什么叫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的分类:⑴感染性废物: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传染病人产生的垃圾。⑵病理性废物:人体废弃物、医学试验动物尸体、手术中废弃人体组织等。⑶损伤性废物: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⑷药物性废物:废弃药品、细胞毒性药、遗传毒性药物。⑸化学性废物: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01医疗废物的危害性:02传播性、感染性、有毒性、腐蚀性03医疗废物的存放时限:04常温下:不得超过48小时(10--25℃)05低温下:5天左右(0℃左右)06高温下:当天处理(28--30℃)07医疗废物处置的方法:08焚烧处置法09高温蒸煮灭菌处置法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公司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机构及人员和车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收运、管理和处置。公司对医疗废弃物的收运、处置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危废处置中心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收运管理责任制,其处置中心负责人(厂长或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收运安全管理。医疗废物收运管理办法
对收运人员、车辆到达产生医疗废物地点装运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医疗废物在收运过程中发生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危废处置中心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文件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收运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要求,有关收运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收运过程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收装后的有关交接、登记的规定。医疗废物收运有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危废处置中心影设置负责医疗废物收运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兼)专职人员,履行以下职责:01负责指导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负责指导医疗废物收运、贮存及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保护工作。负责组织医疗废物在收运过程中出现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收运、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有关医疗废物收运登记和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0203040506
1危废处置中心应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产生医疗废物的机构要求分类后,再收集装运:2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是否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3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是否破损、渗漏和有其它缺陷。4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是否分开,注明标签,是否混入生活垃圾或其它垃圾。5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是否有专人管理和贮存室,防鼠、防蚊、防蝇、防蟑螂、防盗、防渗漏、防雨水冲刷等安全措施。废处置中心在运送医疗废物中,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其车辆应达到防渗漏、防遗散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运送医疗废物的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在运送医疗废物过程中应当确保安全,不得丢弃、遗散医疗废物,禁止转让和买卖医疗废物。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使用后,应当在处置中心内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第十一条:对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上门收集、装运的时间至少每两天一次,并按照规定认真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和签收工作,资料至少保存3年。
01第十二条:收运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正式驾驶资格,并持有汽车A型驾驶证和有效上岗证。02第十三条:收运人员(含司机)应经过专业部门(卫生、环保等)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领取相关合格证,佩戴工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03第十四条:车辆在收运行驶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有废弃物撒楼现象,应立即停车,设置隔离区,立即用备用消毒药品对废弃物进行消毒,及时报警。04第十五条:车辆在运送医疗废物的车速不能超过40公里/小时。05第十六条:车辆进入焚烧区域后必须听从车间领导或车间工作人员的指挥,按指定的线路进入焚烧作业区。
第十七条:车辆卸完医疗废物后,随车人员(含司机)做好车辆消毒清洁工作,清洁防护用品用具,做好个人卫生消毒后才能离开生产作业区。01第十八条:车辆停库后用紫外线灯对驾驶室及车体进行1小时消毒。02第十九条:收运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护眼镜、防护胶鞋、防护手套、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护鞋、服、手套用消毒液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