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郑州轻工业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设.ppt

发布:2017-02-07约7.55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郑州轻工业学院 生物基础实验中心 一、实验室简介 承担的主要实验课程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 普通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 病毒学 二、实验室安全 一、电 二、水 三、气 四、火 五、试剂 六、废液处置 七、仪器使用 实验室规则 实验考试和考核方法 实验分数占总分的15%,其中理论考试占5分,见理论考试试卷。 每次实验为2.5分,其中: 1、实验报告占1分(实验的报告占0.5分,分析讨论0.5分。)。 2、实验结果占0.4分(结果的正确度),操作考核占0.4分:包括分光光度法测试,离心机使用,层析法,电泳法等基本操作。实验态度占0.7分。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题目,时间,实验者姓名 2、目的 3、原理(简单明了) 4、操作不写 5、结果,定性要分析,定量要列表 6、结论:总结分析 试剂使用规则 1、使用试剂前应该仔细辨认标签,看清名称及浓度,是否为本实验所需。 2、取出试剂后,立即将瓶塞盖好,放回原位;未用完的试剂决不可倒回原瓶。 3、取标准溶液时,应该将标准溶液倒入干试管中,再用干净吸管吸取标准液,以免污染瓶中的标准液体。 4、使用滴管时,滴管尖端朝下,避免试剂流入橡皮帽内。 5、使用有毒试剂及强酸强碱时,尽可能用量筒取,若用吸管只能用吸耳球取,切勿用嘴吸取,以免造成意外。 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1、一般非计量玻璃仪器或粗容量仪器,如烧杯、试管、量筒等先用肥皂水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1-2次,倒置晾干。 2、容量分析仪器,如滴定管、容量瓶等先用自来水冲洗,沥干后,浸于铬酸洗液浸泡数小时。然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干燥备用。 3、用完比色杯后,立即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切忌用刷子、粗糙的布或纸擦拭。洗净后,倒置晾干备用。 吸量管的种类和使用 1、分类 1)奥氏吸量管 供准确量取0.50、1.0、2.0、3.0ml液体所用。这种吸量管只有一个刻度,当放出所量取的液体时,管尖余留的液体必须吹入容器内。 2)移液管 常用量取50.0、25.0、10.0、5.0、2.0、1.0ml的液体,这种吸量管只有一个刻度,放液时,量取的液体自然流出后,管尖需在容器内滞留15秒。注意管尖残留的液体不要吹出。 3)刻度吸量管 供量取10 ml以下任意体积的溶液。一般刻度包括尖端部分。将所量液体全部放出后,还需要吹出残留于管尖的溶液。此类吸量管为“吹出式”,吸量管上端标有“吹”字。未标“吹”字的吸量管,则不必吹出管尖的残留液体。 2、使用原则 量取整数量液体,并且取量要求准确时,应该选用奥氏吸量管。量取大体积时要用移液管。同一定量实验中,如欲加同种试剂于不同的管中,并且取量不多时,应选择一支与最大取液量接近的刻度吸量管。 吸量管的使用 1、正确拿法 中指和拇指拿住吸管上端,食指顶住吸量管顶端 2、取液 用橡皮球吸液体至刻度上,眼睛看着液面上升;吸完后用食指顶住吸量管上端。 3、调刻度 吸量管与地面保持垂直,下口与试剂瓶接触,并成一角度;用食指控制液体下降至最上一刻度处;液体凹面、刻度和视线应在一水平面上。 4、放液 吸量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出口尖端接触器壁,并成一角度,吸量管仍保持垂直。放开食指,使液体自动流出。奥氏吸量管和刻度到底的吸量管应吹出尖端残留的液体。移液管应最后靠壁15秒。 一、分光光度法 原理 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nm。波长范围200~400nm的光线称为紫外光。 有色物质可以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的光能量而呈现不同颜色,某些物质却能特征性地选择吸收紫外光的能量。 物质吸收由光源发出的某些波长的光可形成特定的吸收光谱。由于物质的吸收光谱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关,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可利用物质的特定吸收光谱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分光光度法就是利用各种物质所具有的这种吸收特征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吸收光谱和物质的定性分析 用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作为入射光测定物质的吸光度(Absorbance),然后以波长(λ)为横轴,相应的吸光度(A)为纵轴,按结果作图,可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吸收光谱曲线是物质的特征曲线。在一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下吸收光谱的曲线形状是一定的。在吸收光谱中,往往可找到一个或几个吸收最大值,该处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物质不同,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也往往不同。 物质用分光分析定性主要根据是吸收光谱存在的特征吸收。 Beer—Lambert定律和物质的定量分析 原理 一束平行光照射至溶液时、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