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检测卷课堂点睛.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检测卷课堂点睛
一、基础知识(共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áihuái(徘徊)、kǒngbù(恐怖)、jīnghuáng(惊惶)”等这些词语都是我们一二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同学们要准确书写哦。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0分)。
例如“燕(yān)山”的“燕”,还有“尽(jǐn)管”的“尽”,这就需要同学们对多音字的读音有准确的掌握。
3.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10分)。
像“(张)灯结彩”,“张”在这里是陈设、铺排的意思。
二、古诗词填空(共20分)
1.寒食一诗中描写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的诗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5分)。这里诗人描绘出寒食节时皇城的蓬勃春景。
2.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因思念牛郎而痛苦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5分),生动地表现出织女的相思之苦。
3.默写十五夜望月(10分)。“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月色,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理解(共30分)
1.阅读短文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15分)。
文中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哪些习俗呢?比如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等,这些习俗都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2.阅读课外短文匆匆,回答问题(15分)。
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在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
四、习作(共20分)
题目:我的春节。
同学们可以写一写自己在春节期间的所见所闻,比如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放鞭炮,还可以写收到红包的喜悦心情等等。
答案与解析:
一、基础知识
1.答案略。解析:这些都是课本中的重点词语,平时要多注意书写的准确性。
2.答案略。解析:多音字的读音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3.答案略。解析:对于词语中重点字的理解,有助于对整个词语的把握。
二、古诗词填空
1.答案略。解析:通过诗句来感受春天长安城的景色特点。
2.答案略。解析:理解诗句中织女的情感表达。
3.答案略。解析:体会中秋之夜诗人的思乡之愁。
三、阅读理解
1.答案略。解析:从短文中找出老北京春节的习俗并理解其意义。
2.答案略。解析: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
四、习作
无标准答案。解析:根据自己的春节经历来创作,注意语言通顺、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