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Flow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指、趾端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7-19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Flow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指、趾端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常常会引发微循环的改变。微循环是指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等微小血管的血液循环系统,它对于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生存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微循环的变化则意味着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血液的黏滞度增加,从而影响到全身多个器官的供血和代谢。因此,对于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微循环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E-Flow成像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非侵入性、无创损伤的微循环监测技术,可以通过测定皮肤温度和血液流量来评价微循环状态的变化,并可以提供有关毛细血管和小血管血流速的数据。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本研究旨在应用E-Flow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指、趾端微循环变化,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为E-Flow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提供新的数据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选取60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在45岁-65岁之间。同时也将选取6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

2.研究方法

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E-Flow成像技术,对足趾、手指的微循环状态进行监测,并计算出各参数的平均值。同时也对对照组进行相同的检测,并比较分析两组数据差异。另外,本研究还将采集患者的常规临床检测数据,包括血糖、血压等指标。

3.数据统计及分析

本研究将采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参数的平均值及标准差、频率等基本情况描述。

(2)对比正常健康人与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足趾、手指微循环状态的差异。

(3)对比不同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的微循环变化。

(4)进行回归分析,分析E-Flow成像技术监测数据与常规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三、预期结果及贡献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获取到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足趾、手指微循环状态的数据情况,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到患者的微循环变化规律及特点,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于E-Flow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也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为该技术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