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尿管护理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留置导尿护理 护理部 2012年7月 留置导尿概念、目的 男女尿道解剖生理 留置尿管插入长度 留置导尿的常见问题 留置导尿的护理 留置导尿概念 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 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 内引流出尿液的方法。 留置导尿目的 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能准确记录尿量。 术前准备:盆腔内器官手术前留置导尿,以保持膀胱空虚,可避免术中误伤。 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减轻切口的张力,利于伤口的愈合。 为尿失禁、昏迷、会阴或肛门附近有伤口不宜自行排尿者,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锻炼,为尿路阻塞或麻痹患者提供排尿方法。 男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 男性尿道长度约为16 —22cm,管 径平均为0.5—0.7cm,全长可分为3 部,即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 男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 三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两个弯曲:一个弯曲为耻骨下弯,位于耻骨联合下方。另一弯曲为耻骨前弯,位于耻骨联合前下方。 女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 女性尿道短而直,长约3~5cm,直径约0.6cm。 女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 女性尿道形态 尿道外口:尿道外口隐于小阴唇之间的阴道前庭内,位于阴道口前上方,为矢状裂,周围隆起呈乳头状。 尿道括约肌:女性尿道内口周围环绕着由膀胱中层环形平滑肌增厚而形成的尿道内括约肌。阴道括约肌对尿道起紧缩作用。 导尿管分类 单腔导尿管:留取中段尿、膀胱灌注治疗以及暂时解除尿潴留。 双腔导尿管:距离尿管头约2—2.5cm处有一小气囊,它具有固定简单、牢固、不易污染等特点。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 三腔导尿管: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 尿管型号的选择 普通导尿选择16~18F的双腔气囊导尿管。 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女性衰竭病人,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 前列腺肥大的病人,由于尿道粘膜弹性差,比较薄脆,容易引起尿道粘膜损伤,应选择型号较细尿管。 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手术后需要通畅引流以防止导尿管堵塞引起继发性出血,选择18~22F三腔气囊尿管。 留置尿管插入长度 普通单腔尿管:女性患者导尿管插入尿道4~6cm,男性患者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2cm。 气囊导尿管:女性患者导尿管插入尿道4~6cm,男性患者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7~10cm,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学基础》第4版本科教材)。 留置导尿常见问题 漏尿 血尿 尿管脱出 留置尿管引起疼痛 尿管堵塞引流不畅 漏尿的原因分析 漏尿的原因分析 患者自身原因 老年男性:尿道括约肌纤维出现萎缩,收缩力差。 老年女性:尿道口萎缩,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松弛而引起漏尿。 神志正常者:排尿意识存在,膀胱括约肌逼尿肌等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运动,使球囊处封闭不严。 漏尿的原因分析 患者自身原因 膀胱痉挛:导致的漏尿是由于气囊导尿管的前端为一圆头,气囊与膀胱壁直接接触,刺激膀胱肌肉引起强烈收缩,使膀胱颈尿道移动度增加,膀胱颈开放而引起漏尿。 漏尿的原因分析 操作原因 气囊注水量过少,使球囊部不能充分与尿道内口相嵌,使尿道外口漏尿。 气囊注水量过多,对膀胱颈及尿管内口压力过大,当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即出现漏尿。 漏尿的原因分析 其他原因 尿管堵塞而致漏尿:由于尿液浑浊或出血,血凝块堵塞及长期留置导尿管未定期更换冲洗引起钙盐沉积而导致尿管堵塞,当膀胧容量达到一定量时,出现尿液从尿管周围溢出并伴有尿储留。 血尿的原因分析 血尿的原因分析 尿道损伤出血原因: 气囊未完全进入膀胱,注入液体后压迫尿道,致尿道黏膜损伤。 前列腺增生者强行插入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长期留置尿管者,尿管周围分泌物及尿晶体附着,拔管时损伤尿道黏膜。 血尿的原因分析 尿道损伤出血原因 不合作或意识障碍的患者牵拉气囊导管,将尿管带气囊拔出,引起尿道损伤,出现血尿。 膀胱冲洗方法不正确?,由于滴速过快,压力过高,以致气囊对膀胱黏膜的局部刺激,可导致大量血尿。 尿管脱出的原因分析 尿管脱出的原因分析 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不够。 操作前未检查气囊是否漏水。 烦躁患者由于意识不清,缺乏必要的束缚而强行拉出尿管。 疼痛的原因分析 疼痛的原因分析 心理因素? 病人心理紧张,由于精神紧张会增加膀胱颈肌肉紧张,痉挛,导致尿道狭窄。 操作因素 操作技术不熟练,插入的深浅度不正确,润滑剂润滑的长度不够,增大对尿道的摩擦 。 疼痛的原因分析 尿管的因素 尿管的类型和型号选择的不合适。 固定因素? 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