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20世纪以来, 肿瘤学发展迅速, 从病因、诊断、治疗到预防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医中药可以抑制肿瘤、改善患者症状, 与手术、放、化疗联合应用, 不仅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同时可减轻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提高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禾本科植物薏仁的成熟种仁称为薏苡仁 (Semen Coicis) , 英文名为Coix Seed, 俗称米仁, 又名薏米、薏仁。薏苡仁油是从薏苡仁的种核中提取的, 有研究证实薏苡仁油具有抑制肿瘤增殖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现就薏苡仁油对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做一系统综述。
1 薏养殖细胞凋亡
薏苡仁油是从薏苡仁中提取的活性成分, 常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肝癌、乳腺癌等, 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减轻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薏苡仁油抗恶性肿瘤的可能机制如下。 (1) 薏苡仁油能干扰肿瘤细胞周期,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吕品田等研究了薏苡仁油注射液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凋亡作用, 结果发现薏苡仁油注射液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后, G1期细胞显著增加, S期细胞减少, 说明薏苡仁油可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G1期, 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产生抗肿瘤的作用。 (2) 薏苡仁油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阳性表达和血管形成, 阻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许健等研究发现薏苡仁油可以下调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3) 薏苡仁油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和T淋巴细胞活性,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延长生存期。有研究发现:薏苡仁油能通过影响细胞核因子κB (NF-κB)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的表达发挥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基于奥因仁油与肿瘤的关系的基础研究
2.1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gp表达的研究
多药耐受性 (MDR) 基因MDR1编码的P糖蛋白 (Pgp) 是肿瘤细胞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可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导致化疗的失败。毕小利等研究了薏苡仁油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gp表达的影响, 实验分为薏苡仁油注射液组 (治疗组) 、顺铂 (DDP) +长春酰胺 (VDS) +依托泊苷 (Vp-16) 或异环磷酰胺 (DDP+VDS+IFO) 组 (对照组) , 检测组织中Pgp的表达。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的Pgp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它初步证实了薏苡仁油可通过逆转肺癌组织的MDR协同化疗增强治疗效果, 其中传导通路等具体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2.2 薏养殖时间对hepg2细胞凋亡率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表达的影响
Lu等研究发现, 在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中, 给予不同浓度的薏苡仁油注射液干预, 分别测定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HepG2细胞的凋亡率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 (Caspase-8) 的表达, 结果表明:薏苡仁油可通过调节Caspase-8的表达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薏苡仁油还可通过Fas/FasL途径的激活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
2.3 mda-mb-33
转移是肿瘤患者的重要死因, 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是转移的早期事件, 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是重要的蛋白水解酶。Woo等将人类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皮下移植到裸鼠体内, 实验组定期给予薏苡仁油注射液, 然后检测到MMPs的表达下降。结果表明, 薏苡仁油可通过下调MMPs的表达阻滞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3 关于椰子与肿瘤关系的临床试验
3.1 薏养殖联合化疗的疗效
薏苡仁油联合放、化疗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可显著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恶病质状态。廖国清等将4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给予长春瑞滨+顺铂 (NP方案) +薏苡仁油注射液 (每天静脉给药200ml, 连用20天) , 对照组只给予NP方案化疗, 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44.4%, 对照组33.3%, 实验组的CD4+数增加, CD8+数减少, CD4+/CD8+的比值增加明显,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薏苡仁油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力, 减轻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黄德波等研究了薏苡仁油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将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 (48例) , 单药化疗对照组 (48例) , 治疗组有效率56.3%, 卡式评分 (KPS) 改善率56.3%, 癌痛缓解率88.2%, 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