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邵岗中学八年级地理-长丰县实验高中.doc

发布:2017-03-17约3.0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丰县实验高中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学科 教 学 计 划 备课组长 杨传海 备课组成员: 薛信柱、胡华贵、胡宏国 一、学情分析 上学期期末测试,由于天气原因,数学未考,开学才测试,所以目前情况不太分明,但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待于加强,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程度不够,尤其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情绪存在,吃苦精神欠佳,还有一些学生父母不在身边,自我要求能力不强,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提高与加强的。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这部分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和带动其他的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材分析: 第16章 二次根式 主要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二次根式的运算; 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四条性质及其四则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性质1、2的理解与掌握。 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主要内容:通过实例建立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解法,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建模思想,展示方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学生的转化思想、“降次”思想,运用配方法解方程是该部分的难点内容。 第18章 勾股定理 主要内容: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勾股逆定理的证明;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体会勾股定理发现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掌握勾股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第19章 四边形 主要内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性质判定以及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中心对称图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特殊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清这些概念从属关系。 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 主要内容: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离散程度等内容。 教学重点:能根据所提供或收集的信息,熟练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熟练地求出方差,会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以及方差概念的引入和用方差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合理性是这本书的有一个难点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引入二次根式的必要性,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经历二次根式性质的探究过程,经历探究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学会运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二次根式,了解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四则运算。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本思想,理解配方法的意义,会用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不需解方程,可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有无实数根,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求解,体会转化、数学建模和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了解逆命题的概念,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及其证明,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4、了解四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的概念,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掌握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认识中心对称图形,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了解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对数据集中趋势喝离散程度的刻画,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并能解释统计的结果。 三、课时分配 第16章 二次根式 约需10课时 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 约需18课时 第18章 勾股定理 约需8课时 第19章 四边形 约需21课时 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 约需10课时 四、教学设想 1、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