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阜新二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阜新二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蝗虫繁殖快,对农作物危害大。我国实施“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一方面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成年飞蝗密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生地,如修筑堤坝、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成年飞蝗密度、改造发生地都有利于降低种群出生率
B.生物防治飞蝗是指利用捕食动物的捕食性来控制飞蝗
C.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密度宜用标志重捕法
D.控制蝗灾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调查趋光性昆虫类群的丰富度可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
C.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控制害虫的数量
D.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为了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除了抗原刺激之外,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动物B淋巴细胞,并使之成为“染色体核型稳定”的细胞株。这样的细胞株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乌本苷(Oua)敏感。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
B.B淋巴细胞来源于抗原刺激后动物的淋巴结和脾脏等
C.骨髓瘤细胞应该无法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存活
D.杂交瘤细胞具有持续产生抗EBV抗体的能力
4.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乙种群在t时刻的数量不一定最大
D.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5.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最佳的观测指标是()
A.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 B.2,4-D溶液的浓度
C.扦插枝条的生根平均长度 D.扦插枝条的生根总长度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识别等功能
B.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细胞自身的结构
C.核糖体是细跑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细胞骨架与真核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7.同侧屈反射涉及的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效应器为肌肉。假设在该反射弧中放置了甲、乙两个灵敏电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属于最简单的反射
B.结构a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C.在b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将观察到电表甲、乙的指针偏转情况不同
D.反射过程中兴奋在d上的传导是双向的,I和Ⅱ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8.(10分)关于遗传物质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而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B.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C.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二、非选择题
9.(10分)塑料大棚可看作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能在早春和晚秋淡季供应鲜嫩水果蔬菜,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西瓜、玉米和辣椒轮作是我市经常采用的种植模式,在种植玉米的时间段(6-10月)一般撤除塑料薄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种植玉米的行距和株距一般都相同,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2)在种植玉米的田地里存在下图所示营养关系,若蝗虫流入下一营养级不同生物的能量相等,数值代表其同化能量,则人获得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千焦。为建设生态型社会,玉米收获后人们不再将秸秆做燃料,而是将其做成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沼渣做肥料。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地老虎俗称“地蚕”,是辣椒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白天躲在表土内,夜间出来取食,成虫对黑光灯趋性强。白天调查小地老虎幼虫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要降低小地老虎的种群密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