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1约1.03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倒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倒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的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检测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可用O2或CO2作指标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的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

D.A、B、C三点中,A点时甜樱桃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2.绿叶海天牛(简称甲)吸食滨海无隔藻(简称乙)后,身体就逐渐变绿,这些“夺来”的叶绿体能够在甲体内长期稳定存在,有科学家推测其原因是在甲的染色体DNA上可能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为证实上述推测,以这种变绿的甲为材料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最能支持上述推测的是()

A.通过PCR技术能从甲消化道内获得的DNA中克隆出属于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

B.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甲体内检测到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转录出的RNA

C.给甲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出现放射性

D.用乙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做探针与甲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显示出杂交带

3.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B.在100℃煮沸5-6分钟属于灭菌方法,可杀死微生物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C.在灭菌后倒平板前,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液以调节培养基的pH值

D.高压蒸汽灭菌,只有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才能打开盖子

4.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框号

选项

A

核酸

DNA

RNA

转运RNA

核糖体RNA

信使RNA

B

减数分裂

减Ⅰ

减Ⅱ

同源染色体分开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

生命活动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D

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群落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A.A B.B C.C D.D

5.研究人员将某实验动物的第5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实验动物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除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

B.动脉硬化的产生与生物变异有关

C.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

D.利用DNA片段的敲除技术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

6.某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等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毒的选择性识别作用与其细胞膜上含有的糖蛋白有关

B.病毒引起的肿瘤细胞的凋亡受肿瘤细胞中基因的控制

C.肝癌细胞的甲胎蛋白含量会高于正常细胞的甲胎蛋白含量

D.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癌变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7.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该过程出现异常,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双定向作用是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前提

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与双定向作用存在因果关系

C.不是所有细胞都存在双定向作用,如根尖成熟区细胞

D.限制有丝分裂的双定向作用会影响细胞周期的完整性

8.(10分)烟粉虱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农作物害虫,丽蚜小蜂是其天敌。某菜园中通过释放丽蚜小蜂,有效地控制了烟粉虱的爆发。如图是防治过程中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烟粉虱和丽蚜小蜂

B.5月底至6月底,甲种群呈“J”型增长

C.6月底,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7月份乙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二、非选择题

9.(10分)猪O型口蹄疫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还可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VP1结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