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元多边形面积课时练习.pdf

发布:2025-03-29约3.7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6练习课

【教学内容】:P97~98练习二十一第1、5~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梯形的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小组的互助合作精神,体验在这种互助中取得成功的愉悦

感受。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助和互助的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

提高自己提问求助以及指导别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梯形的相关知识求梯形的面积以及底和高。

难点:提高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学练结合。

【教学准备】: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梯形。

(l)我们已经学过了梯形,什么是梯形?

(2)说一说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3)在梯形中比较特殊的梯形是什么?(出示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2.梯形的面积。

(1)我们一节课里利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的梯形面积是怎样的?

出示: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S=(a+b)h÷2

(2)已知梯形的面积以及上底和下底,如何求得高呢?

二、探究新知

灵活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解决问题。

2

出示:一块梯形麦田,上底是35m,下底是25m,面积是1140m,高是多少

m?

35

?m2

S=1140m

25

思路导引:

方法一: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S=(a+b)×h÷2,可以推导出h=S×2÷

(a+b),代入已知条件直接计算。

方法二:设高为xm,列方程求解。

学生尝试解答,小组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1140×2÷(35+25)方法二:解:设高为xm.

=2280÷60(35+25)x÷2=1140

=38(m)60x÷2=1140

x=38

答:高是38m.

提问:求高除了用上面的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自主发言,再由其余同学和来判断是否可行。

三、指导练习

1.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

(1)出示水渠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水渠横截面面积就是梯形的面积,

渠口宽就是梯形的上底,渠底宽就是梯形的下底,渠深就是梯形的高。

(2)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