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活性染料染色》课件.ppt

发布:2025-03-26约3.4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活性染料染色

课程概述活性染料基本原理染料结构特点与反应机制染色工艺流程前处理、染色、固色、后处理全流程常见问题解决

活性染料简介定义含有活性基团能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的染料特点与纤维形成牢固共价键连接优势

活性染料的化学结构1活性基团与纤维反应形成共价键2连结基连接活性基团与母体3母体染料提供色彩的发色团

活性染料的分类按温度分类低温、中温、高温活性染料1按反应基团分类氯三嗪类、乙烯砜类、氯吡啶类2按上染性能分类高反应性、中反应性、低反应性3

低温活性染料特点反应活性高,染色温度低(20-40℃)适用范围羊毛、丝绸等蛋白质纤维优势能耗低,纤维损伤小

中温活性染料特点反应温度40-60℃,平衡性好适用范围棉、麻、粘胶等纤维素纤维应用优势工艺稳定,色谱齐全

高温活性染料特点反应温度80-95℃,上染速度快适用范围各类纤维素纤维,特别适合厚重织物优势生产效率高,色牢度优异

活性染料的染色原理吸附染料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纤维表面扩散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固着染料与纤维在碱性条件下形成共价键

活性染料与纤维的反应4反应步骤活性基团水解→离子态纤维→亲核取代→共价键形成60°C最适反应温度大多数活性染料的最佳反应温度10.5最适pH值碱性环境促进反应进行

染色前的准备工作1纤维预处理退浆、煮炼、漂白去除杂质2染料溶解冷水充分溶解,避免结块3设备准备检查管道、滤网确保无残留4水质控制软水处理,去除硬度离子

染色工艺流程概述前处理除油、除杂质染色染料上染固色形成共价键后处理皂洗、水洗

前处理工艺水洗去除浮色和表面杂质酸洗中和残碱,调整pH值温度调节控制在适合染料的温度范围

染料配制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染料称量精确称量避免交叉污染染料溶解冷水溶解充分搅拌避免结块染液过滤细网过滤去除不溶物

染色温度控制

染色时间控制预热阶段10-15分钟逐渐升温上染阶段30-40分钟染料吸附扩散固色阶段20-30分钟形成共价键降温阶段10-15分钟缓慢降温

电解质的作用电解质促进染料上染,增加纤维与染料间相互作用

电解质添加方法第一次添加染液中先加入1/3电解质第二次添加上染10分钟后加1/3第三次添加上染20分钟后加剩余1/3

匀染剂的应用作用机理降低染料上染速度,促进均匀分布常用种类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添加方法染浴前加入,用量0.5-2g/L

固色工艺碱的作用提供碱性环境活化纤维羟基促进共价键形成碱的种类纯碱(碳酸钠)片碱(氢氧化钠)小苏打(碳酸氢钠)

纯碱的使用10g/L添加量一般用量5-20g/L3添加批次分次添加提高匀染性10.5目标pH值固色阶段最佳pH范围

片碱的使用1使用条件深色染色或高固着率需求2添加量一般用量1-5g/L3添加方法溶解后分2-3次缓慢添加4安全注意浓度过高可能损伤纤维

固色pH值控制

后处理工艺冷水洗去除表面浮色热皂洗90℃,去除未固着染料温水洗去除残留皂液柔软整理改善手感和外观

染色方法比较浸染法纤维完全浸入染液色牢度高,匀染性好水、能源消耗大轧染法织物通过染液轧辊效率高,节水节能色牢度稍差

浸染法详解1两浴法先染色后固色,适合深色2一浴两步法同浴分步加碱固色,匀染性好3一浴一步法染料碱同时加入,效率高

升温染色法1适用染料高温型活性染料2起始阶段40℃加染料和匀染剂3上染阶段15分钟内升温至80-90℃4固色阶段高温下加碱固色30分钟5降温阶段缓慢降至60℃后排放

预加碱染色法适用染料低活性型染料碱添加染色前加入部分碱温度控制低温(30-40℃)染色时间控制染色固色总时长60-90分钟

分段染色法1适用情况深色或难匀染织物2第一阶段低温加入50%染料上染3第二阶段添加碱和剩余染料4第三阶段升温固色完成反应

染色设备选择根据织物特性选择合适设备

卷染工艺特点适用面料粗厚、密实织物优点浴比低,织物变形少注意事项布卷松紧均匀,张力适中

溢流染色工艺优点循环流动好匀染性佳适合轻薄织物添加顺序水和匀染剂染料溶液电解质分批碱分批添加

气流染色工艺特点气流带动织物和染液循环优势浴比低,能耗小,效率高适用范围针织物和轻薄梭织物

染色配方设计分析需求色样分析和色彩标准确定染料选择基于色相、牢度和成本选择小样试验验证配方,调整参数生产应用扩大生产规模和过程控制

染料配伍性能SERF指标含义评估方法S值染料灵敏度pH变化对上染影响E值电解质敏感性电解质对上染影响R值反应性固色速度和程度F值扩散性染料进入纤维速率

色牢度控制5级色牢度目标国际标准最高级别3关键影响因素固色条件、水洗效果、染料选择30%固着率提升优化工艺可提高固着率

染色均匀性控制温度控制升温速率控制在1-2℃/分钟染料添加充分溶解,缓慢添加机械作用确保织物与染液充分接触助剂使用适量匀染剂,正确添加顺序

色点色渍问题产生原因染料溶解不完全设备管道有残留织物预处理不彻底染液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