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A-2021-1-045《工业互联网 面向露天矿用场景 平台服务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团体标准《工业互联网面向露天矿用场景平台服务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度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专项“重点领域及特
定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是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牵头,联合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北京东方国
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编制的团体标准。
本标准于2021年3月完成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简称“中电标协”)团
体标准立项,立项编号为CESA-2021-1-044。
2.主要工作过程
任务下达后,《工业互联网面向露天矿用场景平台服务要求》项目于2020
年12月份正式启动。
标准起草单位首先对国内外智能矿山、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及国内产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了收集分析工
作。在此基础上,于2020年2月份,标准起草单位完成了本标准草稿,并提交中
电标协进行立项申报。
在2020年3月,中电标协正式下达标准立项计划后,标准主责单位组织各起
草单位多次开会沟通,于2021年8月,完成本标准的工作组讨论稿,计划于近期
对外公开征集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能源技术革命加速演进,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
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煤矿工业互联网通过构建边云协同
的平台架构体系,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
智能化应用服务,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我国已具备一定基础。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先
后涌现海尔-COSMOPlat、航天云网-INDICS、东方国信-BIOP、和利时-HiaCloud
等平台。在煤炭领域,中煤集团自主开发的“亿矿云”平台,针对煤矿机械行业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提供智能生产管控、协同研发设计、产品远程诊断等服务。兖矿集团通过与IBM、
SAP合作,加快实施大数据工程总体规划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
在我国传统工业结构中,大多矿区地处偏远、产业落后、管理粗放,工作条
件差,信息化发展水平低,与其他产业相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需要推进矿山
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水平。在传统露天矿用领域,围绕着
勘探、开采、运输、销售等各应用场景,通常采用各自独立的信息化系统,系统
间接口的开发、数据的统一采集需要繁琐的流程改造、协议适配以及设备改造。
目前的煤炭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联动以及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不能
实行全流程的数据同步和一体化的管控,生产中的风险隐患也只能事后处理而无
法有效预防。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针对煤炭的生产实行模拟计算和
不确定性分析等各类应用,需要建立在海量的数据采集基础之上,而煤炭设备数
据采集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IT架构的数据存储、处理分析能力,亟需构建基
于云计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
相比于电子商务、物流销售等成熟的云计算服务模式,露天矿用产业虽具有
通用共性的业务需求,但未能就平台建设和服务要求达成统一共识。为此,本标
准在全面分析露天矿用场景中的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共性的平台服务
共计11项,涉及矿区三维地图、矿区设备远程调度与运维管理、矿用无人采掘与
运输、矿区人员定位与通信、矿区能源管理、智能巡检、地面监控与环境监测、
紧急事件上报与安全生产、矿用物资采购、煤炭流通交易、矿区运营管理、三维
仿真培训等服务。能够较好地覆盖露天矿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工作。本标
准结合现有的技术发展,基于平台化设计理念,提出面向露天矿用场景的工业互
联网平台架构、服务和支撑技术,具备较好的行业特色。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本标准围绕着露天矿用场景的典型应用需求,开展了相关内容的编制工作。
相关技术均已在实际中有所应用,具备较好的可实践性,具体验证情况分析如下:
1.技术服务要求功能验证情况说明
平台硬件要求的功能可通过《工业互联网面向露天矿用场景平台服务要
求》标准加以验证。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平台系统要求的功能可通过现有openstack、Hypervisor、Docker容器等技
术实现加以验证。
2.平台服务功能验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