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以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为后续学习植物基因工程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生物技术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细胞杂交等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学情分析
在进入高二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理解。然而,针对本章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生可能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胞工程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相对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础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细胞工程技术的内涵。
2.能力水平: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于细胞工程这样涉及复杂操作和设备的技术,可能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素质发展:高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可能相对较弱。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验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探究精神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5.课程影响: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紧密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未来发展,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意义。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研究,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流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设计互动式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如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组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杂交的实验,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细胞工程技术的动画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5.实施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植物细胞工程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细胞工程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2.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植物细胞工程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植物细胞进行操作的技术,它在农业、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a.老师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外植体选择、培养基配制、培养条件等。
b.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c.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如快速繁殖、脱毒苗培育等。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a.老师讲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原理,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植株等。
b.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如原生质体制备、融合诱导等。
c.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如培育抗病、抗逆植物等。
3.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a.老师讲解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等。
b.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习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如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壁去除等。
c.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如生产药用蛋白、生产生物制品等。
4.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a.老师讲解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化等。
b.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习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如基因克隆、基因转化等。
c.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如培育转基因植物、生产生物农药等。
三、课堂讨论
1.老师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2.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老师总结: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四、实验操作
1.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