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经济学第18章-开放的宏观经济政策.ppt

发布:2025-03-24约3.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本完全不流动假设下的财政政策初始均衡:Y0,I0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扩张或者是税收的减少.影响机制:Is曲线向右移动,给国内收入和利率带来上升的压力。为维持汇率不变,央行卖外汇,买回本币,因此本币供给减少。这导致LM曲线向左移动。直至本国利率提高足以使本国的投资需求减少恰好完全抵消政府增加的支出为止。产出回到Y0。资本完全不流动假设下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crowdingouteffect):唯一影响是,把本国投资挤出了相同数量。增加的G,降低了I,投资的减少刚好等于G增加的数量。收入和就业维持在原有均衡水平上在资本完全不可移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在刺激收入和就业水平上是一项无效的政策。资本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01.本国和外国资产完全可替代,对利率的轻微变动,短期资本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变动;02.政府支出净增加,立刻产生利率上升的压力,刺激了短期资本流入,导致国际收支盈余。03.央行维持钉住的汇率水平。央行用本币购买市场上超额外币。以上行为导致货币供给扩大。LM向右移动,直到与新的IS’相交(intersect)于水平的BP上一点为止。在资本完全可移动的情况下,扩张的财政政策是完全有效的。经济不会因为利率水平提高而承受抵消其政策扩张作用的挤出效应。如果资本完全可移动,短期资本的流入有利于收入水平的充分扩张;对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效应的总结: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除了资本完全不可流动之外,不论资本的可流动程度如何,财政政策都可有效地影响收入水平,资本可流动的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作用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扩张或紧缩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或者向左移动,产生利率变化的压力,从而引发资本流动、继而改变货币供给水平,最终对产出产生影响。不同资本流动程度假定下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作用第四节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一、不同资本流动程度假定下的财政政策的作用A资本完全不流动资本完全流动B第十八章

开放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宏观经济目标宏观经济内外均衡调整政策宏观经济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调整政策自动调整机制到政策调整支出-改变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y)——财政货币政策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policy)——汇率政策直接控制政府采取直接的行政控制来影响内外经济运行的政策工具。直接管制主要包括:贸易管制、金融或外汇管制和国内的价格与工资管制等。从性质来看,直接管制也应属于支出转换政策。斯旺的支出调整和转换政策的搭配AE0Eyyee顺差通胀[II]顺差[III]逆差通胀[I]失业逆差失业[IV]国内总支出汇率BCBB斯旺曲线明确说明了仅用一种政策工具,要想同时解决内部和外部均衡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对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给出深入分析,甚至没有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调节的不同方式。蒙代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的核心是“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和经常账户的影响基本相同,但对利息率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作用却不同。紧缩性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导致资本流出,恶化资本与金融账户;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提高利率,导致资本流入,改善资本与金融账户。因此,这两种政策对外部经济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按照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应该将每种政策工具实施在其最具影响力的目标上。蒙代尔认为,正是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内外经济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如果这两种政策搭配得当,即使在固定汇率制下,也能实现内外经济的均衡。蒙代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0Gr财政政策货币政策IBEBEABCBC顺差失业逆差失业顺差通胀逆差通胀[IV][III][II][I]蒙代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认为,有两种搭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方法。1第一种方法是用财政政策调节对内均衡,用货币政策调节对外均衡。这种政策搭配可以实现内外同时均衡。假设一国经济处于图中的点A,先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到达点B,实现内部均衡,后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到达点C,实现外部均衡。此时虽然又偏离内部均衡,但偏离缩小。如此进行下去,最后经济收敛于点E,达到内外同时均衡。这也说明,根据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应该采用财政政策去实现内部均衡目标,采用货币政策去实现外部均衡目标。2第二种方法是用财政政策调节对外均衡,用货币政策调节对内均衡。这种政策搭配是扩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也假设一国经济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