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 1461-2021 毛竹笋早出培育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19约3.0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B6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461—2021

毛竹笋早出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shootearlyharvestingofPhyllostachysedulisinwinter

2021-09-03发布2022-03-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461—2021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要求 1

5竹林选择 2

6竹林培育 2

7早出培育 2

8竹笋采收 3

9病虫害防治 3

10建档 3

II

DB36/T146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原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海霞、曾庆南、刘磊、彭九生、程平、唐山、彭逸珍、涂业苟、贺义昌。

1

DB36/T1461—2021

毛竹笋早出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毛竹冬笋促成培育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竹林选择、培育技术、病虫防治、促成培育、竹笋采收及质量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毛竹林冬季早出笋培育与采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20391毛竹林丰产技术

DB36/T693毛竹竹腔施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早出培育Cultivationofbambooshootsforearlyharvesting利用覆盖措施促使毛竹笋在冬季提前出笋的培育技术。

3.2

林地覆盖Forestlandcover

将砻糠、稻草平铺于毛竹林地表,促进林地增温、保温、保湿。

4产地环境要求

4.1基本要求

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光照充足、坡度平缓(15o)、土质疏松、土层深厚(60cm)、排水良好的毛竹林地,且远离工矿区,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

4.2产地环境

4.2.1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2

DB36/T1461—2021

4.2.2产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2.3产地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5竹林选择

毛竹林立地级达到GB/T20391划分的Ⅰ或Ⅱ立地级,竹林结构达到GB/T20391笋用竹林结构因子指标。

6竹林培育

6.1劈山

按GB/T20391中规定进行。

6.2养分管理

1~3月施长笋肥,挖笋后在笋穴内施尿素20g/穴。5月底至6月施用秸秆等农林生产剩余物发酵的有机肥15t/hm2~30t/hm2,或施配制复合肥750kg/hm2(有效元素按N:P:K=4:1:2配制,含N元素15.0kg、P元素3.75kg、K元素7.5kg)。8月进行竹腔施肥,施肥方法参照DB36/T693。9月施配制复合肥750kg/hm2(有效元素按N:P:K=3:1:2配制,含N元素15.0kg、P元素5.0kg、K元素7.5kg)。11月底覆盖前施硝态氮肥750kg/hm2。毛竹采伐后,打通竹蔸节隔,施入尿素50g/蔸,并覆土密封。

6.3土壤管理

5~6月施有机肥后深翻林地一次,翻地深度30cm~40cm。8月松土除草一次,深15cm,杂草埋入土中。

6.4林分结构调整

将林分调整成花年竹林,立竹度2100株/hm2~2700株/hm2,立竹结构为1~3年生各占25%、4年生占20%、5年及以上占10%,每年出笋高峰期留养健壮竹笋490株/hm2~630株/hm2。

6.5水分管理

7~9月笋芽分化期、出笋前15天至出笋期若遇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要及时进行浇灌。平缓和低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