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提升课实验操作的规范描述学案新人教版.doc
PAGE
9-
试验操作的规范描述
本部分学问在高考试题中多在试验题或元素化合物的转化题目中出现,题目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命题背景,要求考生具有平安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具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推断。同时要求考生用肯定的文字或符号解答或描述真实情境活动。
命题角度1:气密性检验
【典例1】已知SO2可以用Fe(NO3)3溶液汲取,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绽开如下相关探究:取肯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
检查图中连通装置A、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法1.关闭弹簧夹1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2,用手焐热烧瓶A,若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液柱上升,则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好。
方法2.关闭弹簧夹1和弹簧夹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水至水不流下,停止加水;视察一段时间,若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归纳总结】气密性检查常见方法解题模型
(1)焐热法或酒精灯微热法。
①封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容器中加水至没过导管口等。
②操作和现象——用手捂住试管或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或烧瓶底部),视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或移去酒精灯),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液柱。
③结论——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柱差法。
①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等。
②操作和现象——向××容器中加水,使××和××形成液面差,停止加水,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
③结论——装置气密性良好。
命题角度2:沉淀的洗涤
【典例2】工业上利用铬铁矿(FeO·Cr2O3)冶炼铬的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Ⅰ包括过滤与洗涤,简述试验室中洗涤沉淀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r(OH)3和Al(OH)3类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写出Cr(OH)3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洗涤过滤后得到的沉淀必需在过滤器中完成,所以试验室中洗涤沉淀的操作为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渐渐倒入漏斗中浸没沉淀,待水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2)Cr(OH)3和Al(OH)3类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因此Cr(OH)3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是NaCrO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OH)3+OH-===CrOeq\o\al(\s\up1(-),\s\do1(2))+2H2O。
答案:(1)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渐渐倒入漏斗中浸没沉淀,待水流尽后,再重复操作2~3次(2)Cr(OH)3+OH-===CrOeq\o\al(\s\up1(-),\s\do1(2))+2H2O
【归纳总结】沉淀洗涤是否完全的检验答题模板
取少许最终一次洗涤滤液,滴入少量……溶液(试剂),若……(现象),表示已经洗涤完全。
说明:解答此类题目要留意四个得分点——取样+试剂+现象+结论。
①取样:要取少许“最终一次”洗涤滤液。
②试剂:选择合理的试剂。
③现象:须要有明显的现象描述。
④结论:依据现象得出结论。
命题角度3:试验操作的缘由、目的、作用
【典例3】某矿渣的成分为Cu2O、Al2O3、Fe2O3、SiO2,工业上用该矿渣获得铜和胆矾的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Cu2O+2H+===Cu+Cu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操作1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CuSO4·5H2O粗产品不能用大量水洗,而用冰水洗涤,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硫酸铜溶液中制取硫酸铜晶体的操作1主要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CuSO4·5H2O粗产品不能用大量水洗,而用冰水洗涤,缘由是CuSO4晶体溶解于水,而且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若用冰水,既可以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又可以削减晶体的损失。
答案: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既可以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又可以削减晶体的损失
【归纳总结】试验操作的缘由、目的、作用的答题要点
(1)答题要素。
①明确试验目的:做什么?
②明确操作目的:为什么这样做?
③明确结论: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理由是什么?
(2)得分点及关键词。
①操作: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②作用:须要有明确的结论、推断、理由。
命题角度4:试验现象的描述
【典例4】如图是试验室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