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七课第1课时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8
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课标要求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涵、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加深对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增加对我国这一基本国策的高度认同
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在贸易爱护主义盛行的国际形势下,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明确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3.法治意识:通过了解中国主动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履行应尽义务,提升法治意识素养
4.公共参加:结合贸易摩擦以及我国“经济战略”的实例,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以及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的详细措施;亲身感受开放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改变,提升公共参加素养
第1课时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明标识
自主学习·必备学问
教材清单
学问点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978年
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①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001年
我国正式加入②世界贸易组织,标记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2.如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在新时代,我国接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加和推动④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我们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⑤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动⑥贸易强国建设。
(3)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⑦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爱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⑧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学问点二对外开放与自食其力
1.坚持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原则
缘由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需把独立自主、自食其力作为自己的①动身点,这也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要求
要矢志不移地增加自主创新实力,实现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驾驭在自己手中
2.实行对外开放
(1)坚持独立自主、自食其力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③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2)将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需在④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
(3)在新的起点,我国将坚决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⑤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学问运用
判一判
1.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记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解析: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记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对外开放就是引进来。(×)
解析:“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引进来”或只有“走出去”,都不是真正的对外开放。
3.为了缓解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对外国相关产品实行贸易爱护措施,加大对我国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解析:该做法不符合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不利于国际经济与合作。
4.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已经健全。(×)
解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5.必需把独立自主、自食其力作为自己的动身点,这也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6.我们要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自食其力。(×)
解析:我们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7.参加经济全球化,我国要坚持独立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为辅。(×)
解析:参加经济全球化,我国既注意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食其力。
8.在新的起点,我国将坚决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互动探究·关键实力
议题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情境探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加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记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主动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