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5_T 2578-2022 草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31约7.75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61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578—2022

草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collectionofgrassgermplasm

resources

2022-06-24发布2022-07-24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2578—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乌兰察布市草原工作站、锡林郭勒盟草原工作站、兴安盟草原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红岩、师文贵、赵景峰、赵利清、武自念、赵逸雯、张东红、闫杰、宁瑞些、徐静、王强、李昊峰、胡日差、张磊、刘志强、布和敖其尔、刘少芬、薛敏、翟秀丽。

DB15/T2578—2022

1

草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种质资源收集的内容、方法、程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内草种质资源收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

GB/T2659

GB/T2930

NY/T1737

NY/T38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所有部分)草种子检验规程

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试种鉴定技术规程草种质资源数码图像采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收集collection

包括野外采集和征集、引种。

3.2

采集collection

到植物生长地,观察记录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生长及利用状况,收获其种子或繁殖体,并根据研究利用的需要采集植物标本,记录相关信息和数据。

3.3

征集collection

通过行政或业务关系对在相关单位、企业、育种家等分散保存的有保护价值或利用前景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统一保存。

3.4

引种introduction

DB15/T2578—2022

2

从异地引入的草种、变种、类型、品种等种质资源,经试种鉴定,筛选出适宜者为当地生态生产和科学研究利用的过程。

3.5

居群population

在野生植物群落中某一个物种的一组个体植株,具有共同的基因型,共同执行繁育和生态功能。野生植物的物种并不是由个体直接组成,而是由个体组成居群,再由居群组成物种。

3.6

珍稀濒危植物rareandendangeredplants

包括珍贵、稀有、濒危的植物。珍贵植物是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重要科研价值的植物;稀有植物是指在分布区域内个体数量极少且极为罕见的植物;濒危植物是指因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处于灭绝或渐近灭绝的植物。

3.7

生态型ecotype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自然或人为环境的长期影响下产生趋异适应而具有了某些形态或生理差异,主要有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3.8

基准量referencequantity

能够代表一个草种、品种、品系及生态型等完整遗传物质(基因)的一份种质最少数量或重量。3.9

收集量collectionquantity

能够满足资源库保存、科研、育种及对外交流等,含3倍或多倍基准量的一份种质数量或重量。

4内容和程序

4,1内容

种质资源收集包括野外采集、征集和引种。

4.2程序

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工作,第二阶段野外采集作业或发布征集信息,第三阶段室内整理和鉴定、评价、编制目录和整理数据。

5外业

5.1准备工作

DB15/T2578—2022

3

5.1.1人员准备

根据收集任务和区域组成收集队伍,由4~10人组成,实行队长负责制。

5.1.2文献资料和工具书准备

包括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土壤及自然区划资料,植物志、植物分类等书籍。

5.1.3制定方案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制定收集方案,包括收集的目标、区域、时间、路线、日程。

5.1.4采集工具

采集箱、照相机和摄相机、放大镜、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标本夹、标签(号牌)、采集登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