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莲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3-04-29约2.8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32/T ****-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宝应县荷藕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凤军、徐迎春、蒋华伟、靖晶、姜红卫、秦文、金奇江、王彦杰、徐君、李 军。 I DB32/T ****-2021 莲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资源圃建立、资源收集和鉴别提纯、保存、更新等。 本文件适用于莲种质资源收集提纯与保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837—2004 莲藕栽培技术规程 NY/T2937 莲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NY/T2756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莲属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资源圃建立 4.1 选址 资源圃的环境质量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公路铁路干线和生活区,避 开污染源。要求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光照充足,交通便捷。 4.2 规划设计 资源圃规划包括莲池大小、道路、给排水设施、泵房、仓库等设施及田间布局。资源圃设引种观察 区和保存区,观察区和保存区建设要求相同,观察区用于收集资源的观察,保存区用于资源的保存。 4.3 莲池数量及规格 2 2 莲池数量由保存种质资源数量决定。莲池面积为4m ~6m ,深30cm~40cm,设置为半地下式,2/3 在地下,1/3在地上。莲池间相互独立,间隔宽度1.0m~1.2m,必要时莲池作防漏处理。 4.4 灌排水设施 莲池灌排水独立分开,灌水管道连通到每个莲池,保证全部莲池能统一灌水,也要保证每个莲池能 独立灌水。每个莲池设置排水口,并在四周设置排水沟,便于水位调节,遇大雨能及时排水。 4.5 土壤 莲池土壤质量应符合NY/T 837—2004中4有关土壤质量 (水田)的规定。土层厚度15cm~20 cm, 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25g/kg,土壤pH5.5~7.5。莲池土壤5年更换1次。 1 DB32/T ****-2021 5 资源收集和鉴别提纯 5.1 收集对象 现有栽培品种、地方品种、野生近缘种、有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 5.2 信息记载 记载资源的名称、类型、收集时间、地理位置、所属单位、遗传背景、生长地水土气候条件、特征 特性、影像资料,并对资源进行编号。 5.3 收集 对资源进行考察后,在春季定植前收集。在生产田、农贸市场、农户家、野生环境等可能收集到种 质资源的场所收集。收集资源应来自相应群体植株,正常发育且充分成熟。选择主藕或较大子藕,一般 要收集20 份~30 份,注意保湿、标记。收集的资源应尽快种植于资源圃的观察区,无法及时种植时, 应把资源暂时存放,可直接暂存在水池中,或放入温度5℃~8℃、湿度90%~95%的冷库中贮存。做好 标记防止混杂。 5.4 鉴别提纯 将收集的资源种植于观察区,做好标记。生长期间观察资源特征特性,结合资源标志性状去杂,选 出具有典型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