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PAGE
1-
浅析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国企人才流失率逐年上升,尤其在技术、管理和创新型人才方面,流失现象更为明显。以某大型国企为例,2019年该企业流失了150名高级技术人才,占其高级技术人才总数的10%。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也增加了企业的人才招聘和培训成本。
(2)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僵化。许多国企在用人制度、薪酬体系、绩效考核等方面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行政化倾向,缺乏市场化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例如,在薪酬体系方面,国企普遍存在薪酬分配不透明、缺乏激励性等问题。据调查,超过60%的国企员工认为其薪酬水平与付出不成正比。此外,在绩效考核方面,许多国企的考核标准模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3)第三,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国企在员工培训和发展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员工技能和素质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据统计,我国国企员工平均培训时间仅为40小时,远低于发达国家。以某知名国企为例,该企业近三年内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仅占其营业收入的1%,远低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员工在应对市场变化和新技术应用时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在于体制和机制的束缚。长期以来,国企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化管理色彩浓厚,市场化程度较低。这种体制使得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某中部地区国企为例,由于体制限制,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优先考虑内部员工家属,导致外部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内部人才流动受限。
(2)其次,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也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有关。许多国企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员工被视为生产工具而非合作伙伴。这种观念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例如,某沿海地区国企在推行绩效考核时,过分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员工为了完成业绩指标而采取短期行为,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第三,国企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不足也与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有关。由于国企在资金分配上往往倾向于生产和技术领域,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相对较少。此外,国家在政策层面对于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力度也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某北方国企为例,该企业在近五年内,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仅占其总预算的2%,远低于国家规定的5%标准,导致员工培训效果不佳。
三、针对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针对国企人才流失问题,建议实施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化招聘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同时建立内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员工跨部门、跨岗位发展。例如,某东部沿海国企通过实施“内部竞聘”制度,使得内部优秀人才得到晋升机会,有效降低了人才流失率。
(2)为了解决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僵化的问题,建议推进薪酬体系改革,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通过引入绩效工资、股权激励等手段,提高员工薪酬的透明度和激励性。据调查,实施绩效工资的国企,员工满意度平均提高了15%。同时,应加强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确保员工的工作付出得到合理回报。
(3)针对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培训投入,制定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与企业外部专业机构合作,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例如,某中部地区国企通过与高校合作,设立企业内部培训学院,为员工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此外,应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