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葡萄沟教案(完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葡萄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能读准本课的多音字,会给多音字组词;会正确书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碉堡、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句子,积累好词好句。
4、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感悟中得到思维发展的训练。
5、通过查阅的资料,练习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
积累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
通过查阅的资料,练习介绍家乡的美食,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2、能读准本课的多音字,会给多音字组词。
3、会正确书写4个上下结构的字:吾、杏、季、留,4个左右结构的字:坡、钉、够、沟。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作者描写“葡萄沟出产水果”,初步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时重点】
识字、写字。
【课时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作者的描写,初步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酸又甜。
出示谜语,学生读一读、猜一猜。(谜底:葡萄)
2、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片跟葡萄有关的课文——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导学单上的“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一”提示,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一】(1)自由的朗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按照1、2、3、4、5号的顺序,依次朗读课文,相互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确,语句是否读通顺。读完课文后,由组长评价成员预习情况。(3)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认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本课生字可采用以下方法引导识字。
查找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
(通过在地图上查找疆、鲁、番、维、吾几个字,相机介绍“新疆”,了解葡萄沟与新疆的关系。)
【课件出示资料——新疆:古称西域,是我国最大的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吐鲁番:是新疆的一个县,葡萄沟是吐鲁番的一个地方。维吾尔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②以旧带新识字:难、堆、准、谁—维、语—吾
③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钩
④形近字对比识字:密—蜜
⑤编字谜、猜字谜识字:多—句(够);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⑥借助图片理解:碉堡
*出示多音字组词,重点指导“钉”字的读音。
三、指读课文,整体感知
1、某个小组的同学按照1、2、3、4号的顺序朗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完成导学单中“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二”的填空。)
【自主学习、快乐合作二】
(1)我会填
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葡萄沟在( )的吐鲁番,那里出产( )。我还知道,在作者的眼中,葡萄沟真是个( )地方。
(2)组内交流所填内容。
2、学生汇报。
3、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四、品读课文,学习第1、4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读课文。
2、出示填空。【学生通过填空,认识到葡萄沟“出产水果”,从中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填空: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师边放课件,边引读。(各种水果图片一一对应)
(引导学生说出葡萄沟“出产水果”。——板书:出产水果。)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引出第4自然段,质疑,为下节课做铺垫。
过渡:葡萄沟出产这么多种水果,我们可以大饱口福啦!你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用作者的话来回答——“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相机板书:好地方。)
师小结:作者通过写葡萄沟出产水果来表达它真是个好地方,作者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书写
1、按照生字结构,依次出示上下结构的生字和左右结构的生字,学生观察生字占位,并汇报。
2、师范写,生练习书写。
(注: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并排。
留:上半部分左边最后一笔为点,田字要写得扁宽。)
六、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内蒙古的美食,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美食的欲望。
七、作业
1、练习熟读课文,并试着有感情的读给他人听。
2、查找关于“家乡美食”的资料,并将资料读熟,然后与小伙伴分享。(查阅资料时,要注意关注食物的外形、颜色、口味、制作方法等。)
八、完成导学单中的“当堂检测”
板书:
10 葡萄沟 出产水果 好地方
第二课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