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doc

发布:2018-09-21约2.2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题: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的写法,学会与文本对话。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读准生字2.搜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赏乐激趣,情境导入 1.听歌曲《走出喜马拉雅》,谈话引题:同学们,听了这首动听的歌曲,你眼前浮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美丽的雪域高原,圣洁的哈达,雅鲁藏布江欢快地流淌……)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下,在美丽的雅鲁藏布江上还有一处神奇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2.播放多媒体课件: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风光(片段),边放录像边激情地诉说:看,郁郁葱葱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多么神奇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魅力吧!(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了这美丽的风光,听了这动听的歌曲,你觉得雅鲁藏布大峡谷怎么样呢? 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资料谈感想。(景色奇异 变幻莫测 鬼斧神工) 过渡:那么,在作者眼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脉络来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2.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段):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2段):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状。 第三部分(3、4段):描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 第四部分(5段):写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前景的展望。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板书:(位置、形状、景观、展望) 3.分组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象。 三、精读课文,品文赏奇 1.通过刚才的分组读文,找一找你认为作者写得最好的地方,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美丽? 2.品析重点段落: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课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分组展开讨论,找到你最喜欢的语句,和小组同学一起品味交流吧!注意不同语境、不同语句要读出不同语气。 学生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遇到问题的小组。 预设: 生1:我们组一起品味的是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部分,比如“海拔:3000米;长504千米;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生2:我们组找到了文中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语句。“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这句话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生3:各种形态的水和大峡谷的山。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生4:生物多样性。展示图片,稍作解说。 教师适时指导朗读,重点语句全班指导并练习朗读。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情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了深刻的了解,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说出你学习这篇课文以后的感悟。 五、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请同学们边观看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录像边想象你自己现在就是科学家,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说说你的见闻和经历吧!可以加上自己搜集的材料内容,先同桌交流,经过整理以后再向同学们说说。 1.请几名同学说说你的探索经历。 2.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同学们在说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不同的探索经历。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它奇异的景观令我们折服!希望同学们课后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且继续搜集一些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资料,将来有机会还要亲自去看一看。 作业布置: A(基础题) 完成指导丛书 B(选做题) 1.写下你探索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经历 2. 摘抄优美语句。 板书设计: 在青藏高原上 反差强烈 位置(1) 与珠峰相邻 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