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表内乘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具体内容包括: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7~9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地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的类比推理,自主探索7~9的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方面,继续鼓励学生用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的方式表征问题结构,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加法、减法、乘法运算的意义选择相应的运算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
2、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4、通过记忆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单元课时建议】 11课时
课题1: 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科书第 7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推理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特征,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
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讨,总结规律
1、引入
教师出示如下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图略)。
教师: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
教师:拼一个团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怎样列式计算?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1个7是7 1×7=7 7×1=7 一七得七
教师:拼两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对应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是什么?
教师继续完成相应板书。
2、合作探究,编制口诀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前,在图下方呈现如下表格,让学生进行记录。
表示的意义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1个7是(7)
1×7=7 7×1=7
一七得七
2个7是(14)
2×7=14 7×2=14
二七(十四)
3个7是(21)
3×7=21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是(28)
4×7=28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是(35)
5×7=35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是(42)
6×7=42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是(49)
7×7=49 7×7=49
七七(四十九)
3、全班交流
(1)分小组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完成上面的表格。
(3)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重点会表述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在全班汇报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
(二)发现规律,记忆口诀
1、引导学生变出7的乘法口诀,用拍手齐读口诀,然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口诀。
2、结合动画片中的情境,让学生寻找7的乘法口诀,并联想记忆口诀。
(三)巩固口诀,灵活运用
课本中的相关练习。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7=7 7×1=7
一七得七
2×7=14 7×2=14
二七(十四)
3×7=21 7×3=21
三七(二十一)
4×7=28 7×4=28
四七(二十八)
5×7=35 7×5=35
五七(三十五)
6×7=42 7×6=42
六七(四十二)
7×7=49 7×7=49
七七(四十九)
课题2: 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科书第 7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运用8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我们给在坐的老师背一遍好不好?(好),眯起你们的小眼睛,听我口令,一一?得一,一二! 背的真棒!同学们在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呀? 嗯,说的真好!口诀大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