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信箱:wtao@人人网ID:王近纲;
中国共产党已从领导人民革命、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党,转型为掌握全国政权、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
;
多元观念、大众文化、消费娱乐文化对青年的消极影响,削弱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与政治认同感。;
走出革命、远离革命,走出与远离的不仅是1949年之前,而且是1978年之前的革命逻辑。;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1、增补史料
2、更新对史料与历史的理解
3、读史开阔视野,并使人明智
4、为新变革、新发展做准备;二、如何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
凡读本书(国史大纲)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1、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能算一有知识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
; 3、所谓对其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遣)。;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国史大纲》;三、授课形式与考核方式; 一旦于老中国有认识后,则于近几十年中国所以纷扰不休者,将必恍然有悟,灼然有见;而其今后政治上如何是路,如何不是路,亦遂有可得而言者。
梁漱溟;第一讲;
1、东方主义(Orientalism)
1.1什么是东方主义?
自近代早期以来,西方人(以欧美为主)有关东方所形成的学问门类,以及有关东方形象的的流行观点和大众文化,主要由传教士、商人、冒险家、外交使团、军人、学者的通信、游记、观察、报告、档案、学术研究构成,其中也包括大众文化中的文学影视艺术作品。东方学所针对的东方包括近东(the near orient或the near east)和远东(the far orient和the far east),前者主要指中东阿拉伯地区、印度,后者主要指中国以及东北亚、东南亚国家。; 东方学所建构的东方知识以及东方形象与真实的东方与东方人并无关系。作为西方的“他者”,东方是西方的观察对象,西方人在有关东方的想象中投射西方人的情感、欲望和权力,他们通过东方想象来确认自身身份,或者通过建构美好的东方形象来批评与反省西方社会自身,或者通过建构停滞的、野蛮的东方形象来建立自己的优越感与优越地位。总之,东方形象是西方人在自己的时代问题与思想背景中创造出来的。; 1.2 东方学与中国,以及西方的中国形象的演变
a,美化时期
“大中华帝国”,理想化,奉为榜样
b,消解时期
马戛尔尼使华,美好形象消解,成为批评对象
转变的原因:西方社会自身的变化,现代转变; 中国形象持续变动:
威廉二世的“黄祸(Yellow Peril)”说,油画;
一战,现代想象破灭,“香格里拉”的神话;
二战,美国对盟友的需要,正面中国形象;
傅满洲(Fu Manchu),被贬低的中国人形象;
红色中国与红祸;
中国威胁论。
;举例:
巴黎谍影,华人黑帮,屈伏塔;
在法国、美国电影中,扮演放荡女人的“白灵”;
The Face of Fu Manchu,/programs/view/xCOkBg9pBnQ/;
The Year of Dragon,尊龙;
巩俐,谍海风云/上海 Shanghai ------- (2009),
/programs/view/BezDWS810xA/;
周润发,《黄石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
Edward Norton, 《面纱》The Painted Veil(2006);;2. 西方主义(Occidentalism )
2.1 什么是西方主义?
西方主义这个词语是在学者对东方主义的讨论的影响下所提出,虽然与人们对东方主义的讨论相比,对所谓西方主义的讨论还比较少,但西方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