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程化学试卷2008(大一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化学》试卷(2010.6)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基本物理常数:R=8.31J·mol-1·K-1,F=96500C·mol-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计20分)
已知反应2H2O(g)=2H2(g)+O2(g),DrH?=483.6kJ×mol-1 , 则DfH?(H2O,g)= -241.8kJ.mol-1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s)+2B(g)=2G(g)+D(g),?H?<0,达到平衡后,若单独发生下列情况时,K?和平衡如何变化:
(1) 加入反应物A(s),K? 不变 ,平衡 右移 ;
(2) 增大体积,K? 不变 ,平衡 右移 ;
(3) 升高温度,K? 降低 ,平衡 右移 。
298K下,对于反应:N2 (g)+3H2(g) = 2NH3(g),?rHθ= -92.2 kJ?mol-1,若降低温度,则:?rHθ 基本不变 ,?rSθ 基本不变 ,?rGθ 增大 。(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一元弱酸HCN的稀溶液,加水稀释,HCN的解离度将 增加 ,溶液的c(H+) 将 减小 ,HCN的解离常数将 不变 。
物质H2O和H2PO4-的共轭酸分别是 H3O+(或H+) 、 H3PO4 ,其共轭碱分别是 OH- 、 HPO32- 。
原电池是把 化学 能转化为 电 能的装置;负极发生 氧化 反应,正极发生还原 反应,电子由 负(或阳) 极流向 正(或阴) 极。
已知=1.358V;= 0.5355V;=0.771V,则上述电对中,最强的氧化剂是 Cl2 ,最强的还原剂是 I- 。
29Cu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有 1 个未成对电子,Cu2+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1s22s22p63s23p63d9 ,未成对电子数为 1 。
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含未溶解的AgCl固体)加入NaCl,AgCl的溶解度将 下降 ;若加入NH3·H2O,则AgCl的溶解度将 变大 ,生成的产物为 [Ag(NH3)2]+(或[Ag(NH3)2]) 。
10、8O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是 1s22s22p4 ;O原子以 不等性sp3 杂化轨道与H原子结合成H2O分子;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V字形(或折线形) ,其晶体属于 分子 晶体;由于H2O分子间存在 氢键 ,使其熔点比同族氢化物的熔点 高 。
11、在反应活化能测定实验中,对某一反应通过实验测得有关数据,按lgk与1/T作图,所得直线斜率为-3655.9,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 70kJ.mol-1 。
12、NaF为弱碱,该弱碱在25℃时解离常数Kb为 2.78×10-11 。(25℃,Ka(HF)=3.6×10-4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2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已知AgCl(s)→Ag+(aq)+Cl-(aq)在25℃时pH=2的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是pH=6的溶液中H+ 离子浓度的( D )
A、4倍 B、40倍 C、4000倍 D、10000倍
2、298K,稳定态单质的Sm0( B )
A、等于零 B、大于零 C、小于零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
3、反应C(s)+O2(g)→CO2(g)的△rHm00,欲增加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肯定无用的是( D )
A、增加O2的分压 B、升温 C、加催化剂 D、减少CO2的分压
4、下列反应 (1)N2O4(g) ═ 2NO2(g) K1θ
(2)1/2N2O4(g) ═ NO2(g) K2θ
(3)2NO2(g) ═ N2O4(g) K3θ
它们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K1θ=K2θ=K3θ B、K1θ=1/2K2θ=2K3θ
C、K3θ=1/K1θ=(1/K2θ)2 D、K1θ=2K2θ=1/4K3θ
5、杂化轨道认为,H2O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的成键轨道是( D )
A、等性SP2杂化轨道 B、不等性SP2杂化轨道
C、等性SP3杂化轨道 D、不等性SP3杂化轨道
6、欲使原电池反应Zn(s)+2Ag+(aq)
显示全部